企業(yè)視頻展播,請點(diǎn)擊播放
視頻作者:荊州區(qū)嚴(yán)記鍋盔店
如果沒有留在嘴角的一股余香,人們甚至想找找剛才拿著的鍋盔到哪去了。吃鍋盔,一不要工具幫忙,無論是筷子還是勺子;來到公安小飯館,熱心的老板會告訴你出門怎么走,哪個拐彎處能買到好吃的鍋盔,另外,老板也不會介意你將鍋盔帶入她的飯館,這幾乎是當(dāng)?shù)氐钠毡榍闆r。二不要菜肴佐餐,不管是咸菜還是鮮菜;三不要桌椅板凳,鍋盔就適宜站著吃或者走著吃。有人吃燒餅要一碗豆腐腦,說干嚼咽不下;吃餃子還得配一碗湯,理由是原湯化原食,唯獨(dú)這鍋盔,好像沒這么多講究,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一個鍋盔2元,如今漲價了。即使是引車賣漿,出力流汗,多也就只能再來一個。無論是形式還是價格,鍋盔都是不折不扣的大眾食品。

選擇延展性較好的半發(fā)面,軟硬適中,張拉柔韌。肉餡肥瘦均勻,剁得細(xì)細(xì)的,再用豬油拌上八角、茴香、三萘、花椒、生姜、精鹽、味精等香料,抹在拉長的面皮上,這樣才會有豐富的味道層次。做好的面餅,先將表面煎得金黃,再將鍋魁放入爐中烤熟。夾著剛炒好的辣子菜平鋪在饃瓤瓤上,合上鍋盔咬一口,鍋盔韌而有嚼勁,辣子辣而香脆,讓人瞬間精神百倍。吃起來外皮酥脆、入口化渣,內(nèi)餡兒肉汁飽滿,還搭配著芝麻和花椒的香氣,堪稱真正的食過不忘!

從種種跡象來看,鍋盔應(yīng)該發(fā)源自黃河流域,尤其是河套平原,然后漸漸向南向東推進(jìn),鍋盔的出現(xiàn),主要是為了更方便攜帶和貯藏,而小麥的廣泛種植、人口的聚集、連年戰(zhàn)的需要、以及北方的干冷氣候,都催生了鍋盔的形成。很多的吃食,都帶著歲月的痕跡,非常的粗狂和質(zhì)樸,鍋盔所表現(xiàn)出的一切,似乎都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生,非常直率——不但能長期保存、能冷食、還要保持口感松軟。鍋盔看起來硬硬的,吃起來也是韌性十足,大多數(shù)人都以為它是用“死面”做的,其實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