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光存儲:大數據時代的挑戰(zhàn)
容量挑戰(zhàn):大數據時代,數據呈幾何級數快速增長,全球數據圈將在2025年增至180ZB,冷數據約占總量的80%。如果完全采用傳統(tǒng)存儲模式,將會導致存儲成本的倍數級增長,經濟效益低下。
安全挑戰(zhàn):傳統(tǒng)磁電存儲介質,壽命周期短,海量數據遷移時經常發(fā)生數據丟失的情況。
能耗挑戰(zhàn):全球數據中心耗電量占全球總耗電量的比例為1.1%-1.5%。尋找低成本、綠色節(jié)能的存儲方式,成為溫冷數據存儲應用領域的迫切需求。
云計算能有效地解決性能問題,卻無法解決冷數據長期存儲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冷數據大量增加,如果采用熱數據的方式存儲冷數據,會造成企業(yè)運營成本高、能耗大、安全性低等問題。
存放溫冷數據合適的技術手段——光存儲
光存儲是大數據時代存放溫冷數據合適的技術手段。原因在于藍光光盤具有50年存儲壽命;其原始數據在物理上不可刪改;使用成本是傳統(tǒng)存儲介質的1/10,此外它可以應付惡劣環(huán)境影響,具有非常強的容災抗災的能力。光存儲是現有存儲模式較好的補充。全息光盤的研發(fā),單張光盤獲得了1.5TB的容量。如果采用更高的性能的傳感器,更高的性能的感光材料,在2020年將單張光盤容量有望提升到40TB,這將使得我們在第四代光盤技術規(guī)格競爭中獲勝,那會是中國第一次參與主導光盤技術的規(guī)格和標準的制定。
光存儲工作原理:
光存儲設備,主要部分就是激光發(fā)生器和光監(jiān)測器。光驅上的激光發(fā)生器實際 上就是一個激光二極管,可以產生對 應波長的激光光束,然后經過一系列的處理后射到光盤上,然后經由光監(jiān)測器捕反射回來的信號從而識別實際的數據。如果光盤不反射激光則代表那里有一個小坑,那么電腦就知道它代表一個“1”;如果激光被反射回來,電腦就知道這個點是一個“0”。然后電腦就可以將這些二進制代碼轉換成為原來的程序。當光盤在光驅中做高速轉動,激光頭在電機的控制下前后移動,數據就這樣源源不斷的讀取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