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康復中心污水來源及成分復雜,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學污染物等,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和潛伏性等特征,所以康復醫(yī)院污水治理應遵循以下原則:
1.全過程控制原則。對醫(yī)院污水產生、處理、排放的全過程進行控制。
2.減量化原則。嚴格醫(yī)院內部衛(wèi)生安全管理體系,在污水和污物發(fā)生源處進行嚴格控制和分離,醫(yī)院內生活污水與病區(qū)污水分別收集,即源頭控制、清污分流。嚴禁將醫(yī)院的污水和污物隨意棄置排入下水道。
SBR反應器的運行
實驗用水采取人工配水,其中葡萄糖0.4 g/L(微生物生長所需碳源),NH4Cl 0.153 g/L(微生物生長所需氮源),K2HPO4 0.129 g/L 為磷源,以MgSO4、CaCl2及FeSO4等作為微量元素來源(50 L水中微量元素的添加量分別為MgSO4 3 g、CaCl2 18 g、FeSO40.06 g)。模擬廢水的進水COD控制在400mg/L 左右,NH4 -N控制在40mg/L 左右,PO43--P 控制在5mg/L 左右。所示,好氧采用空氣壓縮機通過微孔曝氣頭曝氣,厭氧和缺氧均采用華夏D-8401型多功能攪拌器攪拌,攪拌速度設有10個檔位,各檔位的攪拌速度依次遞增。
反應器由有機玻璃制成,尺寸為20 cm×20 cm×30 cm,有效容積為7 L。實驗運行參數:瞬時進水,厭氧60min,好氧240min,缺氧120min,靜置沉淀30min,閑置30min。
COD去除率受曝氣量的影響不大。當曝氣量為32 L/h 時,系統(tǒng)中溶解氧<2mg/L,活性污泥絮體內的多數微生物處于缺氧狀態(tài),抑制了微生物消耗降解有機物的生化過程,從而影響了處理效果。而當曝氣量>32 L/h 時,曝氣量對于處理效果的影響不再顯著,這說明只要給系統(tǒng)充分供氧,污泥中豐富的微生物對有機物的去除受DO 影響不大。但是,餐飲廢水的水質、水量受人們生活及飲食習慣的影響很大,有時候一些地方的餐飲廢水中各污染物含量更多,是普通餐飲廢水中含量的數十倍。另外,系統(tǒng)經過充分的閑置期后,污泥的吸附能力較強也是去除COD的重要原因。
曝氣生物濾池
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介:曝氣生物濾池,就是在生物濾池處理裝置中設置填料,通過人為供氧,使填料上生長大量的微生物。這種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裝置由濾床、布氣裝置、布水裝置、排水裝置等組成。其特征可概括為:水質水量變化較大,污染物濃度偏低,污水可生化性好,處理難度小。曝氣裝置采用配套專用曝氣頭,產生的中小氣泡經填料反復切割,達到接近微控曝氣的效果。由于反應池內污泥濃度高,處理設施緊湊,可大大節(jié)省占地面積,減少反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