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婚姻情感心理咨詢
獨立是親密關系中的重要一堂課,只要不及格,我們終究是要回來補的。親密關系的問題也確實困擾著很多人發(fā)展的每一個階段。戀愛時,沒辦法好好相處;分手了,我們更換了對象,卻依然感覺不幸福;結婚了,在猜疑里耗費著每個人的能量;離婚了,依舊無法放下那份怨恨,繼續(xù)煎熬。仿佛因為這一個“情”字,可以困擾我們的一生。第二個幸福點,年長的丈夫通常有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減少了因經(jīng)濟而發(fā)生糾紛的幾率。
并且,在很多人的生活里,事業(yè)可以很成功,財務也可以自由化,但一旦觸及情感這件事,就成為了死穴。我也在思考,為何如此?
大人模樣,孩子心
很多人走到親密關系時,并非是瓜熟蒂落,而實在是因為內心無法容忍孤獨,而必須走進一段關系。于是,在經(jīng)歷了激1情期過后,這個關系就成為了詬病的關鍵點。我們越來越嫌棄伴侶的特質,在最美好時的欣賞,后來就成了最1大的恨點,曾引以為榮的品質,成了不堪一擊的弱點。我想對于生活中的你來說,如果你的親密關系還在能夠溝通與理解的時候,可以開始做得工作就是反思,思考你自己的情感需求是什么。
在愛情里,90后更希望的得到的是對方的尊重,摒除男尊女卑的思想,彼此在同一水平面進行思想交流。彼此遇到問題大方攤開協(xié)商,共同尋求解決方法,而不是一個人硬扛。在90后眼里,優(yōu)質的愛情都是相互“麻煩”出來的。
對于90后而言,手機是連接世界的工具,在社交平臺上分享生活也是90后的一項行為習慣。
在愛情里,如果兩個人的對話就只剩下“早安”、“晚安”、“吃飯了嗎”、“下班了嗎”這些平淡的句子,是萬萬不能的。
懂得分享,善于分享,以照片、短視頻、表情包的形式去記錄生活,才是他們所向往的情調。
一輩子這么長,生活如此有趣,如果不分享,那跟咸魚有什么區(qū)別?成熟、有趣、不鬧騰的愛情模式
不僅是90后,相信每一個向往愛情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成熟穩(wěn)重又不失有趣的人。
為何如此,實在是因為我們雖然到了成家的年齡,內心依然過著孩子的世界。我們會把自己在小的時候獲得過的,或者一直渴望有的,一股腦全投放在對方這個伴侶身上?;旧?,在好的方面你們可以契合,在關系困難的地方也更會能達成一致地爆發(fā),這就是雙方潛意識的共謀。在孩子的需求與大人的責任中,我們在親密關系里不得不碰撞,用著大人的招數(shù),實現(xiàn)著一個孩子內心對于安全感的期待。在很多親密關系中,我觀察到的很多伴侶是過日子模式,而非情感相融——這也是很多情感出1軌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