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砂型鑄造鑄件缺陷及防止?jié)膊蛔愫屠涓?/p>
砂型鑄造鑄件缺陷有:冷隔、澆不足、氣孔、粘砂、夾砂、砂眼、脹砂等。冷隔和澆不足液態(tài)金屬充型能力不足,或充型條件較差,在型腔被填滿之前,金屬液便停止流動,將使鑄件產(chǎn)生澆不足或冷隔缺陷。澆不足時(shí),會使鑄件不能獲得完整的形狀;冷隔時(shí),鑄件雖可獲得完整的外形,但因存有未完全融合的接縫,鑄件的力學(xué)性能嚴(yán)重受損。防止?jié)膊蛔愫屠涓簦禾岣邼沧囟扰c澆注速度。
灰口鑄鐵或球墨鑄件表面或薄壁處在鑄造過程中因冷卻速度過快出現(xiàn)
普通灰口鑄鐵或球墨鑄件表面或薄壁處在鑄造過程中因冷卻速度過快出現(xiàn)白口,鑄鐵件無法切削加工。為消除白口降低硬度常將這類鑄鐵件重新加熱到共析溫度以上(通常880~900℃),并保溫1~2h(若鑄鐵Si含量高,時(shí)間可短)進(jìn)行退火,滲碳體分解為石墨,再將鑄鐵件緩慢冷卻至400℃-500℃出爐空冷。在溫度700-780℃,即共析溫度附近不宜冷速太慢,以便滲碳體過多的轉(zhuǎn)變?yōu)槭?,降低了鑄鐵件強(qiáng)度。
退火目的:一般是為了獲得鐵素體基體,提高其塑性與韌性,改善切
退火目的:一般是為了獲得鐵素體基體,提高其塑性與韌性,改善切削加工性,以及消除鑄造內(nèi) 應(yīng)力。1. 高溫退火:高溫退火工藝是把鑄件加熱至共析溫度范圍以上,即900-950℃,保溫2-4小時(shí),使鑄件發(fā)生階段石墨化,然后隨爐緩慢冷卻至600℃,使鑄件發(fā)生中間和第二階 段石墨化,再出爐空冷。2. 低溫退火:低溫退火工藝是把鑄件加熱至共析溫度范圍附近,即720-760℃,保溫2-8 小時(shí),使鑄件發(fā)生第二階段石墨化,然后隨爐緩冷至600℃,再出爐空冷。
正火目的:鑄態(tài)下基體的混合組織變?yōu)橹楣怏w基體,從而提高其強(qiáng)度
正火目的:使鑄態(tài)下基體的混合組織變?yōu)橹楣怏w基體,從而提高其強(qiáng)度和耐磨性。1. 高溫正火:是把鑄件加熱至共析溫度范圍以上,一般為880-920℃,保溫1-3小時(shí),使基體組織全部奧氏體化,然后出爐空冷,使其在共析溫度范圍內(nèi)由于快冷而獲得珠光體基體。2. 低溫正火:是把鑄件加熱至共析溫度范圍內(nèi),即840-860℃,保溫1-4小時(shí),使基體組 織部分奧氏體化,然后出爐空冷。提高了鑄件的韌性與塑性,但強(qiáng)度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