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各類植物對水體作用的參照表項目干重含量(%)吸收量(g/㎡)干重含量(%)吸收量(g/㎡)干重含量(%)吸收量(g/㎡)美人蕉2.7123.4640.3583.103.2728.33旱傘草3.1640.4240.4015.123.0538.97鳶 尾2.7825.610.3513.243.7636.81睡 蓮3.2641.840.4505.273.8939.17
為了達到景觀、凈化水質(zhì)與工程造價相融洽的目的,建議實施 “水生植物挺水浮床”與“挺水與浮水相結(jié)合浮床”的方案。
、“水生植物生態(tài)景觀挺水浮床”,它采用專用塑料種植框相連組合,形成沿河岸邊1.5m~2m間種植挺水類水生植物,植物品種有:美人蕉、旱傘草(水竹)、千屈菜、四季鳶尾及其他水生植物,此類植物是通過科學(xué)的改性培植,適合于在水中生長,根系發(fā)達,植株都在1.0m~0.8m左右,花卉鮮艷、花期長,既達到凈化河道水質(zhì)作用,河道立體景觀也十分優(yōu)美。這里的居民——烏魯斯人至今仍延續(xù)著他們的祖先數(shù)百年來一直采用的古老的人造島建造技術(shù)。
密克羅尼西亞的南馬都爾和蘇格蘭凱爾特人的湖上居所crannoge被認為是人類早期所建的人工浮島。如果采用人工浮島建設(shè),將與酥軟地基或水深無關(guān),能夠在海面建設(shè)成耐震性較高的防災(zāi)基地。現(xiàn)存的早期人工浮島位于玻利維亞和秘魯交界高原上的的的喀喀湖。在的的喀喀湖的一座座漂浮蘆葦島上,人們建起了房屋、學(xué)校甚至于廣播站。這里的居民——烏魯斯人至今仍延續(xù)著他們的祖先數(shù)百年來一直采用的古老的人造島建造技術(shù)。他們將高香蒲蘆葦(這種巨大香蒲的莖稈)捆成束,一束束蘆葦扎在一起便形成一座漂浮的人造島。隨著舊蘆葦腐爛,新蘆葦加入,島嶼的外形也會發(fā)生改變。
“浮島”.原本是指由于泥碳層向上浮起作用,使湖岸的植物一部分被切斷,漂浮在水面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在這里介紹的浮島是一種象筏子似的人工浮體,在這個人工浮體上栽培一些蘆葦之類的水生植物,放在水里它的主要機能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面:1水質(zhì)凈化;2創(chuàng)造生物(鳥類、魚類)的生息空間;3.改善景觀;.4消波效果對岸邊構(gòu)成保護作用。太平洋低洼島國基里巴斯面臨著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