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第五步:做前后立柱和門。
做前后各四立柱和門是同時進行的,這二者是有相關關系和前后步驟的,隨意只做一個方面的事情,后會返工的,這也是做大棚的一個技術點之一。高的兩個立柱中間是門,旁邊有矮點的立柱,門上有一道卡槽,這樣門才能開關。立柱是5米長的直管鋸成2.8 2.2米的。
此時也把門可以預制出來,所用的兩個配件分別是壓膜卡和卡簧,黑色長的就是卡簧。
門做好后,先做與門銜接的那根立柱,然后把門接上去,用的配件是門夾箍
大棚建造前,應先確定零水平線。為提高大棚整體穩(wěn)定性,在大棚兩側就地取材建高3.6米、厚1.0米、長19.5米的山墻,山墻正中預留寬1.2米、高1.8米的進出通道門。 建造時,在大棚中線兩側75厘米處對稱栽立后立柱,立柱用混凝土制作,規(guī)格為10厘米×15厘米×400厘米,立柱間距1.75 米,立柱埋深0.3米。立柱底部用預制的底座襯墊并用混凝土加固,上端用國標Φ60毫米鋼管焊接相連緊固成橫梁。龍架下端安裝在預先制作好的底座預埋件上,上端與鋼管橫梁平整焊接,其上每隔50厘米布設一道撐桿拉線。龍架間距3.5米,中間每隔70厘米綁扎撐膜桿構成整體骨架。大棚組裝好后,在橫梁上面覆蓋預制的155厘×50厘×5厘米混凝土板,便于屋頂勞作,增強大棚的抗風能力,保持穩(wěn)定。屋頂做防水保溫處理。
一般的每畝地的蔬菜大棚骨架需要5000元左右,為了節(jié)省造價及延長大棚的使用時間,比較經濟的建造大棚的方法是,做成鋼架大棚骨架;如此一來既降低了建設成本,也便于日常的使用維護,鋼管可以二次利用。這樣的大棚可以使用5年-10年,每隔2-3年只需要更換塑料紙就可以了。每畝蔬菜種苗、藥、肥料等成本大約為600元/年,土地租用費每年7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