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一、量身定制:先由有經(jīng)驗的老中醫(yī)開出符合自身體質(zhì)的膏方單子,在配好中藥帶回家。將和勻,放入有蓋的容器內(nèi)(是砂鍋),加入適量的冷水浸泡,水高出藥面15厘米,浸泡1天。
二、三煎其藥:先用大火將藥液煮沸,再用小火維持微沸,然后過濾,取藥汁備用。藥渣繼續(xù)加冷水再煎,如此煎煮3次,3煎的藥液合而為一,靜置沉淀約1天,用消毒多層紗布過濾3次,減少雜質(zhì)。
三、濃縮精華:將過濾的藥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發(fā)濃縮,同時不斷用筷子攪動藥液,防止焦化,逐漸使其形成稠膏狀。
四、錦上添花:這方面體現(xiàn)個性化。在稠膏狀的藥液中加入阿膠、、等膠劑,還可加入核桃肉、芝麻、蜂蜜、冰糖等,用小火熬并不斷用筷子攪拌和勻收膏。
五、低溫儲存:一般存放膏方的容器以瓷罐為宜,切不可用金屬的鍋、罐存放,以免引起化學反應。因膏劑含有糖分和動物蛋白,溫度高容易變質(zhì)發(fā)霉,所以存放的環(huán)境須陰涼干燥。
中醫(yī)講究“因時因地因人”,這不但是原則,其實也是也是養(yǎng)生原則。在講解完“因時因地”之后,我們通過膏方進補,來了解“因人”。冬季進補,開春打虎。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諺語,因為冬天人體處在一個收縮封藏的狀態(tài),腸胃吸收能力強,所以是進補的時機,這個時候進補,可以說是“投資小”,而用膏方進補是對人體“加油”的方式。
我們常用的膏方分為內(nèi)服外用,我們說的補益的膏方一般是指內(nèi)服的。膏方補益作用是眾所周知的,補益可以“虛”的問題。所有的都可以用來,甚至上海有一位大夫用膏方來,也取得了不錯的。大家覺得瘤這個病用補的方法來不太合適,但是這位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也存在“虛”的問題。此外人也可以使用膏方,但是不要加蜂蜜和冰糖。
阿膠養(yǎng)生膏制作方法(朋友的家傳配方)標簽: 雜談阿膠,用黃酒泡2-3天。(黃酒用入門級即可,如花雕、加飯)
加入炒熟并磨碎的黑芝麻和核桃粉。阿膠、芝麻、核桃比例為1:1:1 適量冰糖
加黃酒沒過所有材料
放入有蓋的容器中(如搪瓷飯盒)隔水蒸
幾個小時后,等阿膠完全化開,用勺子攪動沒有阻礙即可。
制成品呈膠凍狀,可放冰箱冷藏,要吃的時候用熱水勾兌一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