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宣德爐是宣德年間所制的銅香爐,現(xiàn)在來說價值連城,非常具有收藏意義。但現(xiàn)在科技那么發(fā)達(dá),對于收藏家來說鑒別宣德爐的真假非常重要,下面是鑒別選的路真假的方法:
一,要知道真宣德爐選用的是一種風(fēng)磨銅。反復(fù)提煉,同時銅中加入金、銀等金屬,這樣,愈燒愈純,金銀等金屬便浮于表面,輕輕擦拭,便泛出光澤,所以說銅質(zhì)非常精細(xì),而作假者不知其內(nèi)加入金銀等金屬,不了解其比例,因此從銅質(zhì)上能鑒別真?zhèn)?,須看宣德爐底、足,露銅精者為真,粗劣者為假。明代漆器大香爐:香爐,是古代一種鼎爐形器物,二層祭祀香爐,舊時廟堂里的香爐大多為銅、鐵鑄成,有些器型較小的香爐是用玉、石、陶、瓷、木、銅等制成,室外祭祀香爐,新疆銅香爐鐵香爐,置于幾案,實用、觀賞兩相宜。
第二,真爐色澤蘊(yùn)藏于內(nèi),映出黯淡奇光,燦爛自然、柔和;而偽者照于外表,非自然生成。
香爐,不但是佛寺中的佛門法物,也是華人家庭中必備的供具。中華民族文化開發(fā)得很早,古時候的人,就常以焚香木熏居室以除臭穢,所以古人讀書彈琴,喜歡先焚一爐香,可以凈雜念而使精神集中。重視欽水思源,慎終追遠(yuǎn)是中國人的美德,所以自古以來,華人都拜天地神祗,祭祖先;上香表示敬意,是祭拜儀式中的一個主要項目,香爐就派上用場了。印度民族也流行熏香,娑羅門教也有燒香的習(xí)慣,教傳到中國,很快就能溶入華人社會,中國的香爐,就進(jìn)入教的堂了。南北朝洪州窯香爐,釉色呈青黃色,為五只足,粗壯結(jié)實,穩(wěn)穩(wěn)地站立托盤上,完整無缺。
香爐,教中稱它寶鼎,除了方形的香爐外;隋唐時期流行一種形似蒙古包的銅熏爐,這種熏爐爐體呈圓盤形,上有鏤空的山形蓋,形狀近似蒙古包,下有獸足。圓形的香爐,都有三足,一足在前,兩足在后,是如法的放置;常以之譬喻教中的三寶,缺一不可。佛事儀式開始,都先唱香爐:“寶鼎熱名香,普遍十方………”、或“爐香乍熱,法界蒙熏……”等贊語,唱到“弟子虔誠熱在金爐上……”的時候,寺中的住持或代表,就會繞到正中圣象前跪下來,恭恭敬敬的獻(xiàn)上三枝香,以此一瓣心香,表示對佛菩薩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