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自動化的歷史和現(xiàn)狀電氣自動化從上世紀50年代到2010年以前都算是黃金時期,那個時候技術壁壘高、透明度低,所以利潤率高,從業(yè)人員工資待遇高。
電氣自動化是50~70年代在大型國企試水,70~80年才開始在國內企業(yè)正式普及,這其實還要感謝很多的外企和臺企。
輸出端接負載RL時,當電源供電時,向負載提供電流的同時也向電容C充電,充電時間常數(shù)為τ充=(Ri∥RLC)≈RiC,一般Ri〈〈RL,忽略Ri壓降的影響,電容上電壓將隨u 2迅速上升,當ωt=ωt1時,有u 2=u 0,此后u 2低于u 0,所有二極管截止,這時電容C通過RL放電,放電時間常數(shù)為RLC,放電時間慢,u 0變化平緩。當ωt=ωt2時,u 2=u 0, ωt2后u 2又變化到比u 0大,又開始充電過程,u 0迅速上升。ωt=ωt3時有u 2=u 0,ωt3后,電容通過RL放電。如此反復,周期性充放電。由于電容C的儲能作用,RL上的電壓波動大大減小了。電容濾波適合于電流變化不大的場合。LC濾波電路適用于電流較大,要求電壓脈動較小的場合。
電氣自動化的小知識:
1.渦流現(xiàn)象-如果將線圈放在整個鐵芯上,則鐵芯可以看作是由許多閉合導線組成。閉合導線形成的平面垂直于磁通量方向。每條閉合的導線都可以視為閉合的導電電路。當線圈通過交流電時,通過閉合導線的磁通會不斷變化,因此在每根導線中都會產生感應電動勢和感應電流。因此,在整個芯中,形成了繞芯軸流動的感應電流圓,就像水中的渦流一樣。磁芯中的這種感應電流稱為渦流。
2.渦流損耗-像流過電阻的電流一樣,鐵心中的渦流會消耗能量來加熱鐵心。這種能量損失稱為渦流損失。
3.小電流接地系統(tǒng)-中性點未接地或未通過消弧線圈接地。
4.大電流接地系統(tǒng)-中性點直接接地的系統(tǒng)。
電氣自動化知識:
1. 工作接地——為了保證電氣設備在正?;蚬收蠣顟B(tài)下安全可靠地運行,防止因設備故障引起的高壓,有必要在電力系統(tǒng)的某一點接地,即工作接地。
2. 保護接地——為防止電氣設備絕緣損壞引起的觸電事故,電氣設備在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外殼或框架與地面連接,稱為保護接地。
3. 保護零位連接-將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或框架與電源中性點接地系統(tǒng)中性點引出的中心線連接。這也是保護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
4. 隔離開關—開關斷口明顯,無滅弧裝置??捎糜陂_關電壓和空載線路。它還允許開關無載線路,電壓變壓器和有限容量的無載變壓器。隔離器的主要作用是在電氣設備維修時隔離電源電壓。
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的發(fā)展趨勢
隨著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我國非常重視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不斷加大對科技的投入,大力支持各個行業(yè)相關技術的改革,鼓勵傳統(tǒng)企業(yè)敢于嘗試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突破傳統(tǒng)的作業(yè)模式,緊跟新時代的步伐,切實提高企業(yè)的生產效率。因此,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的發(fā)展更適用于當前的經(jīng)濟發(fā)展,各個行業(yè)需要重視并合理運用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為社會和國家?guī)砀嗟男б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