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通過電解或化學方法在金屬或某些非金屬上鍍上一層鎳的方法,稱為鍍鎳。鍍鎳分電鍍鎳和化學鍍鎳。電鍍鎳是在由鎳鹽(稱主鹽)、導電鹽、pH緩沖劑、潤濕劑組成的電解液中,陽極用金屬鎳,陰極為鍍件,通以直流電,在陰極(鍍件)上沉積上一層均勻、致密的鎳鍍層。從加有光亮劑的鍍液中獲得的是亮鎳,而在沒有加入光亮劑的電解液中獲得的是暗鎳。
化學鍍又稱為無電解鍍(Electroless plating),也可以稱為自催化電鍍(Autocatalytic plating)[1]。具體過程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水溶液中的金屬離子被還原劑還原,并且沉淀到固態(tài)基體表面上的過程。這一過程與置換鍍不同,其鍍層是可以不斷增厚的[2],且施鍍金屬本身也具有催化能力。
鍍液的維護
溫度——不同的鎳工藝,所采用的鍍液溫度也不同。溫度的變化對鍍鎳過程的影響比較復雜。在溫度較高的鍍鎳液中,獲得的鎳鍍層內(nèi)應力低 ,延展性好,溫度加致50度C時鍍層的內(nèi)應力達到穩(wěn)定。一般操作溫度維持在55--60度C。如果溫度過高,將會發(fā)生鎳鹽水解,生成的氫氧化鎳膠體使膠體氫氣泡滯留,造成鍍層出現(xiàn)針洞,同時還會降低陰極極化。所以工作溫度是很嚴格的 ,應該控制在規(guī)定的范圍之內(nèi),在實際工作中是根據(jù)供應商提供的z優(yōu)溫控值 ,采用常溫控制器保持其工作溫度的穩(wěn)定性。
化學鍍鎳加工處理鍍液的維護
PH值-氫氧化鎳在鍍層中的夾雜 ,還會使鍍層脆性增加。PH較低的鍍鎳液,陽極溶解較好,可以提高電解液中鎳鹽的含量,允許使用較高的電流密度,從而強化生產(chǎn)。但是PH 過低 ,將使獲得光亮鍍層的溫度范圍變窄。加入碳酸鎳或堿式碳酸鎳,PH值增加 ;加入氨基磺huang酸或硫酸,PH值降低,在工作過程中每四小時檢查調(diào)整一次PH值。
陽極——目前所能見到的PCB常規(guī)鍍鎳均采用可溶性陽極 ,用鈦籃作為陽極內(nèi)裝鎳角已相當普遍。其優(yōu)點是其陽極面積可做得足夠大且不變化,陽極保養(yǎng)比較簡單 。鈦籃應裝入聚丙b烯材料織成的陽極袋內(nèi)防止陽極泥掉入鍍液中。并應定期清洗和檢查孔眼是否暢通。新的陽極袋在使用前,應在沸騰的水中浸泡。
凈化——當鍍液存在有機物污染時,就應該用活性炭處理。但這種方法通常會去除一部分去應力劑(添加劑),必須加以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