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栽培技術(shù)
栽植:大苗要帶土球栽植,并剪去部分枝葉,以提高成活率。大苗栽植后澆水一定要及時并保證,否則影響成活。作綠籬株距30-40厘米,成活后統(tǒng)一高度截頂,很快形成密集的籬帶。出圃定植前,對一年生主干延長枝短截三分之一,剪口下仍然只選留一個壯芽,其余的芽葉全部抹除。每年于“五·一”和“十·一”前修剪2次?;h體衰老后,在春季萌芽前齊地面截干更新,重新養(yǎng)護(hù)修剪成年青的綠籬帶。注意截干時間不宜選在高溫少雨的季節(jié),否則枝條極易抽干甚至造成整株凋亡。
繁殖方法
大葉女貞主要采用播種方式進(jìn)行繁殖,也可采用扦插方式繁殖,后者主要用于科研方面,又分為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
播種種子采集:10-12月份,當(dāng)大葉女貞成熟果實的果肉完全黑透后,用枝剪剪下果穗,堆積于陰涼處,人工揉爛果肉,取出凈種,用清水反復(fù)漂洗干凈,再用透氣塑料袋裝好,放于陰涼通風(fēng)處。層積催芽:也可采取層積催芽的方式進(jìn)行貯藏。將清洗干凈的種子和濕沙按1:3的比例混合堆放。選擇干燥通風(fēng)、陽光直射不到的室內(nèi),先鋪上1層10厘米厚的濕沙,采取1層種子1層濕沙混合堆放,層積5層以內(nèi),堆高30-40厘米,上面蓋少量濕沙,再用稻草覆蓋。女貞11~12月種子成熟,種子成熟后,常被蠟質(zhì)bai粉,要適時采收,選擇樹勢壯、樹姿好、抗性強(qiáng)的樹作為采種母樹。濕沙的濕度以手握成團(tuán),松開有幾條大裂縫為宜,過濕易引起種子腐爛。在沙堆上插幾根秸稈或通氣的竹筒,以流通空氣。也可將種子和濕沙混合裝入帶孔的木箱或木筐內(nèi),定期搖動,防止種子變質(zhì)腐爛。
扦插
可在11月間剪取春季生長的枝條埋藏,次年春二、三月取出扦插,穗粗0.3厘米~0.4厘米每穗長15~18厘米左右,上端平口,下端斜口,上部留葉1~2片,將插穗插入土中2/3,株距10厘米,插后約2個月生根,當(dāng)年苗高達(dá)70~90厘米。
管理
因女貞出苗時間較長,約需1個月,播種后在床面蓋草保墑。小苗出土后要及時松土除草,苗高5厘米時進(jìn)行間苗,小苗怕澇,要注意排水,但過分干旱時也要澆水,按常規(guī)管理追肥1~2次。每月除草1次。噴灑透水并用地膜覆蓋苗床,以利保持土壤疏松,濕潤,有濕度,有利于種子發(fā)芽。1年生的苗高可達(dá)到50厘米。如培養(yǎng)大苗,需換床種植,經(jīng)2年~4年出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