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鉆孔灌注樁出現斷樁后如何處理?
4. 坍塌
因工程地質情況較差,施工單位組織施工時重視不夠,有甚者分包或轉包,施工者談不上有什么經驗,在灌注過程中,井壁坍塌嚴重或出現流砂、軟塑狀質等造成類泥沙性斷樁。這類現象在本工程的斷樁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較為嚴重。而且位置深、難處理,是導致工期延期及經濟上大量浪費的重要因素之一。
5. 突發(fā)原因
導管漏水、機械故障和停電造成施工不能連續(xù)進行,突然井中水位下降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斷樁。因此應認真對待灌注前的準備工作,這對保證樁基的質量很重要。
6. 施工原因
由于導管下距孔底過遠,混凝土被沖洗液稀釋,使水灰比增大,造成混凝土不凝固混凝土樁體與基巖之間被不凝固的混凝土軟件充填。樁身中巖渣沉積成層,將混凝土樁上下分開。由于在澆注混凝土時,導管提升和起拔過多,露出混凝土面,或因停電、待料等原因造成夾渣樁身出現空洞體。未采用“回頂”法灌注,而是采用從孔口直接倒入的辦法灌注混凝土,產生離析造成凝固后不密實堅硬,個別孔段產生疏松、空洞現象。
在環(huán)境影響方面,沖擊反循環(huán)鉆進振動對周圍環(huán)境影響比回轉鉆進要大,特別是沖擊下部堅硬基礎巖面時,沖擊振動對周圍產生聲音較大,影響人們休息。
總之,在施工基礎時,設備的選型非常重要,對不同的地層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藝方法,從我們多年來的施工經驗和設備使用情況來看,在粘土、亞粘土、淤泥質 土層、粉砂層施工,采用回轉鉆進,其成本低,成孔質量好,樁機自重輕,搬遷方便等優(yōu)點較為適應;而在卵礫石、漂石、塊石、基巖等復雜地層及舊基處理方面施工,使用沖擊反循環(huán)鉆進較為適應,因可加快施工周期,提高鉆進效益,確保工程質量。因此我們在施工鉆孔樁時,要根據現場條件、工期要求、地制質情況及成本 分析等,用科學的方法來選擇設備和工藝手段,用的施工工藝,在保證質量、工期、安全的情況下產出的效益。
目前國內常用的工地鉆孔方法有很多,各種方法都有它的優(yōu)點和缺點,其中正反循環(huán)回旋鉆、沖擊鉆和旋挖鉆三種是施工單位常選的鉆機。
如何保證挖孔樁砼的灌注質量?
1、質量問題及現象:砼出現離析;砼強度不足。
2、原因分析:
1)砼原材料及配合比有問題,或攪拌時間不足。
2)灌注砼時未用串筒,或串筒口距砼面的距離過大,有時在孔口將砼直接倒入孔中,造成砂漿和骨料離析。
3)在孔內有水時,未抽干水就灌注砼。應該采用水下灌注砼時而采用了干澆法施工,造成樁身砼嚴重離析。
4)灌注砼時未能將護壁的漏水堵住,致使砼表面積水較多,而未清除積水就繼續(xù)灌注砼,或采用水桶排水,結果連同水泥漿一同排出,造成砼膠結不良。
5)局部需排水挖孔時,在灌注某一樁身砼的同時或砼未初凝前,附近的樁孔挖孔工作未停止,繼續(xù)挖孔抽水,且抽水量較大,結果地下水流將該孔樁身砼中水泥漿帶走,嚴重昌砼呈散粒狀態(tài),只見石料不見水泥漿。
3、預防措施:
1)必須使用合格的原材料,砼的配合比必須由具有相應資質的試驗室配制或進行抗壓試驗,以保證砼的強度達到設計要求。
2)采用干澆法施工時,必須使用串筒,且串筒口距砼面的距離小于2m。
3)當孔內水位的上升速度超過1.5m/min時,可采用水下砼灌注法進行樁身砼的灌注。
4)當采用降水挖孔時,在灌注砼時或砼未初凝前,附近的挖孔施工應停止。
5)若樁身砼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時,可進行補樁。
下部工程(擴大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