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現(xiàn)代電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要看到原子核里面還是遠遠不夠的
但原子核則比這個原子的電子外殼直徑還要小100000倍,因此,現(xiàn)代電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要看到原子核里面還是遠遠不夠的。 當然,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并不能這么簡單理解,分辨率多少還有很多復雜的因素確定,這里只大致給出一個參考。顯微鏡的種類很多,如光學顯微鏡就有暗視野顯微鏡、相位差顯微鏡、熒光顯微鏡、偏光顯微鏡等等;電子顯微鏡有透射電子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等等。
掃描隧道顯微鏡分辨率極高
掃描隧道顯微鏡分辨率極高,水平方向達到0.2納米,垂直方向更達到0.001納米,可以給出樣品表面原子尺度的信息。我們知道,一個原子的典型線度是0.3納米。對于單個原子成像來說,這樣的分辨率已經(jīng)是足夠了。掃描隧道顯微鏡的發(fā)明,促進了生物科學、表面物理、半導體材料和工藝、化學作用的研究。掃描隧道顯微鏡技術還在繼續(xù)發(fā)展。例如,為了彌補掃描隧道顯微鏡只能對導體和半導體進行成像和加工這個缺陷,研制出能在納米尺度對絕緣體進行成像和加工的原子力顯微鏡。
淺談金相顯微鏡的使用以及金相試樣的制備
金相顯微鏡是對金屬材料的金相組織進行分析的重要光學儀器。金相學主要指借助光學(金相)顯微鏡和體視顯微鏡等對材料顯微組織、低倍組織和斷口組織等進行分析研究和表征的材料學科分支,既包含材料顯微組織的成像及其定性、定量表征,亦包含必要的樣品制備、準備和取樣方法。其主要反映和表征構成材料的相和組織組成物、晶粒(亦包括可能存在的亞晶)、非金屬夾雜物乃至某些晶體缺陷(例如位錯)的數(shù)量、形貌、大小、分布、取向、空間排布狀態(tài)等。下面淺談金相顯微鏡的使用以及金相試樣的制備。
金相試樣選取合適、有代表性的
選取金相試樣 選取合適、有代表性的金相試樣是金相分析研 究中至關重要的一步。一種是系統(tǒng)取樣,試樣要有代表性。另一種是取樣,即根據(jù)所研究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取樣。要做好這項工作,首先必須了解和熟悉各合號的用途、檢測標準、質量狀況等特點。 對于各牌號樣品的選取,要特別關注其代表性和合格性。為了制作圖片時更有選擇性,通常一個牌號同時選取幾片試樣,而且通常各牌號的同一個金相試樣磨面,在高倍顯微鏡下具有上萬個視場,每個視場的圖像千變萬化,都存在著差異,所以選取制作真正有代表性的圖像還必須在攝制圖像的時候仔細觀測和篩選。對于特色樣品的選取要有針對性。尤其是有缺陷類型的,其樣品的收集必須要在生產檢測中及時和長期的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