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月季扦插的步驟
月季扦插的步驟非常的簡單,而且方法對了成活率很高,所以我們總是戲說月季好養(yǎng)活。
選擇成熟度比較高的枝條,選的枝條要開過花的,不要費很多勁兒扦插,結果是個不會開花的枝條。修剪枝條,插條保持在6~8厘米,一定要看清楚啊,每個插條里都要有一到兩個芽點。葉子不要全部剪掉,留兩三片葉子,植物需要光合作用才能長的更快。
扦插的短枝下方的切口可以是斜的,斜口面積更大,長出來的根也會比較多。插枝前,枝條需要先泡一下生根劑,15分鐘左右。扦插的時候,芽點一定要露在外面,不要埋進土里了。
家庭扦插的話,可以用透明的塑料杯,杯子下面扎上小孔,防止土壤中水分太多積在下面
月季花修剪是養(yǎng)好月季的必修課,也是月季平時辦理不可或缺的工作,本來月季修剪并沒有花友想的那么難,只需要在適宜的時分,恰當的修剪就可以了。
1、及時剪除殘花:及時剪除月季殘花才能使其會集營養(yǎng),保持植株健壯及開花不衰,如不及時去掉殘花,緊靠殘花下的幾個腋芽往往會萌生,形成弱枝,這些小枝既耗費營養(yǎng)又損壞株形,即便能開花,也大多是變形或較差的小花,另外,除了要采收種子的花,能讓殘花結子(月季的種子沒有太多價值)。
2、花后修剪:批花開后,中等枝條應中截,枝條上保存3至4個芽,弱枝重截,留芽1至2個;強枝輕剪,留芽5個,恰當抑制成長。第2次修剪要輕,只在殘花下第二片葉的上面下剪,保存第二片葉的腋芽,這是一個在成長和發(fā)育上都具有優(yōu)勢的芽,并處于全株的優(yōu)勢位置,剪除此芽會影響下次花期、花朵質量以及植物的長勢。
月季立秋花后修剪:立秋花開后選用中截,每個枝條留3至4個芽。為照看株形平衡,也可退至上批開花的枝條上下剪。要剪除堆疊枝、穿插枝、過密枝、徒長枝等,以利通風透光和株形勻稱。
結合操控花期進行花后修剪。需求國慶前后開花的月季,可于花前45天修剪,中截留芽3至4個,今后每枝上抽發(fā)2個小枝。剪后加強肥水,留意防澇和病,9月下旬花朵連續(xù)敞開。對聚花類月季可采納輕剪能保存較多老練的枝條,使植株提前兩周開花;重剪能使植株宣布秋天開花的壯枝,使秋花拖延兩周。因而可從全體思考,對植株選用不一樣的修剪,提早或延伸花期。
月季培養(yǎng)的介質
雖然月季對介質的要求并不高,基本啥都可以種好的,但是好的介質可以更容易養(yǎng)出好的苗,而且可以減少養(yǎng)護的投入,盆栽用介質合理的比例是固體、空氣、水分分別為30%、35%、35%,雖然沒法嚴格按照這個,但是可以按照這個自己選擇各種介質來混合。土壤的比為固體、空氣、水分分別為50%、25%、25%。介質的講究大了,說起了可以編一本書了,各種的混合也多。
大概就根據自己周圍有的材料自己配就好了,疏松透氣就好,常見的配方有:菜園土:粗沙=6:4,泥炭:珍珠巖=6:4,泥炭:松鱗=6:4,不是很嚴格,可以按自己的來哦,如果混點有機肥就更好了,有機肥能經微生物分解慢慢釋放養(yǎng)料,能加強土壤的團粒結構,使土壤疏松,透氣排水性能好,不至于很板結,建議有菜園土的盆子里加些有機肥。還有個誤區(qū)要了解下,底肥不是放在盆子底部的肥哦,這樣肥很容易隨水分流走了,可以混在土里,或環(huán)狀施在根周圍的表層土里,根有趨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