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騎馬銅關公雕塑
柏拉圖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誰能夠先人一步,站在通往成功之路的起跑線上,誰就能更有機會先人一步接近成功。而這一步之差,往往就是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成功的路上,不會一帆風順,有平靜,有風暴,有急流,也有暗礁。祈福納祥,求個心安理得,在遇到各種災難困厄之時,也會有股精神力量,支撐自身的抗爭意志,逢難必克,成祥。每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三,全球各地的關帝廟里都擠滿了連夜趕來祭拜的信眾,無論商家,還是平民,都對集戰(zhàn)神、商神、財神于一體的關圣帝君虔誠敬奉,祈求健康平安、財運亨通,財源廣進。
"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慈悲即觀音,在中國婦孺皆知。觀世音菩薩象征泛在的真理,無形而無所不在,在國際上有"人類的仁慈保護者"之稱。菩薩行無緣大慈,運同體大悲,大慈與人樂,大悲拔人苦,在智、悲、行、愿之中,觀音菩薩在娑婆人間救苦救難的品格,使其成為慈悲的化身。"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在自然界的災變與人間社會禍難不可能消除的情況下,觀世音菩薩就是人們心中永遠的信仰希冀.
關羽為特殊之處是其倍受中華文化歷代推崇,由于其忠誠和武勇的形象,多次被后代帝王褒封,直至“武帝”,故也被稱為關圣帝君、關帝君、關帝等。儒教奉為五文昌之一,又尊為“文衡圣帝”、“關西夫子”,道教奉為“協天大帝”,“翊漢天尊”。中國界奉其為神之一,稱為“伽藍菩薩”。民間由于《三國演義》等傳統作品的影響,普遍認為關羽與劉備、張飛是結義兄弟,關羽排行第二,故又俗稱其為關二爺、關二哥、關老爺、關公,直至現當代的某些社會群體與場合中,仍然經常出現祭拜關羽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