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液下泵的用途及優(yōu)點
液下泵實質上是一種特殊類型的離心泵,有鑄鐵的殼體,下端有螺旋室(蝸殼),室內有吸液管和安裝在立軸上的透平輪。用作輸送中間混酸、濃硫0酸和硝化混酸的液下泵,是由耐酸的合金鑄鐵制成的。玻璃鋼液下泵優(yōu)勢介紹
玻璃鋼液下泵優(yōu)勢介紹泵站防水性高
對于低洼易澇地區(qū),在堤防決口或超過設計標準的特大暴雨降臨時,排灌泵站常被水淹。一旦泵站的機電設備被水浸泡,清洗和烘烤等修復工作量很大,將會延遲排水時間,增加災害損失。因此,常規(guī)泵站本身的防洪防潮問題也是十分重要的問題之一。但玻璃鋼液下泵采用的是潛水電機,水泵機組可以在水下運行。具體做法為:開啟旁通閥門,關閉過濾器進出口兩端的閥門,開啟過濾器上部的抽空管閥門,待確認過濾器內無大量氯0氣積存后卸開過濾器兩端法蘭,把過濾器芯拿出來清理,并進行干燥。所以,即使泵站被水淹沒,只要電機不超載,水泵能在穩(wěn)定區(qū)工作玻璃鋼液下泵隨時可投入運行。
機組拆裝快捷
以往的玻璃鋼液下泵和出水管是用螺栓連接,主要用于深井提水、小型施工排水等。但近代的玻璃鋼液下泵與出水管之間已經實現(xiàn)了自動偶合,在出水管固定的情況下,不需要螺栓便可快速安裝和拆卸水泵機組,從而大大加快了機組的安裝和檢修速度。液下泵在傳動和旋轉方向:泵通過爪型彈性聯(lián)軸器由電動機間接驅動,從電動機端看泵為順時針方向旋轉。如河北省滄州的葉三撥泵站,每臺常規(guī)的口徑1.4m立式軸流泵機組安裝時間為15~20天,而口徑相同的玻璃鋼液下泵只需1天。對于小型玻璃鋼液下泵機組,安裝拆卸就更加方便,有的只需1小時就可以安裝或拆卸完畢。這對于防洪排澇等需要緊急拆裝的泵站是十分有利的。
當前的大口徑玻璃鋼液下泵的主要安裝型式有井筒式和導軌式二種。
軸流式和導葉混流式玻璃鋼液下泵的主要安裝方式是井筒式。井筒式又有懸吊式、彎管式、落地式、開敞式等。
另外,對于不同型式的進水流道。也可以采用井筒式玻璃鋼液下泵。為鐘型進水流道的井筒式玻璃鋼液下泵裝置形式。
泵站工程投資省
泵站工程投資包括土建投資和設備投資。采用玻璃鋼液下泵后,土建投資和設備投資均可降低。
液下泵的啟停操作方式和檢修步驟
液下泵的啟停操作方式和檢修步驟液下泵的主要零部件
液下泵主要有以下零部件,現(xiàn)在詳細介紹如下:
(1)葉輪 葉輪是液下泵的關鍵部件。
按其機械結構可分為閉式、半閉式和開式三種。閉式葉輪適用于輸送清潔液體;半閉式和開式葉輪適用于輸送含有固體顆粒的懸浮液,這類泵的效率低。
按吸液方式不同可將葉輪分為單吸式與雙吸式兩種。單吸式葉輪結構簡單,液體只能從一側吸入。雙吸式葉輪可同時從葉輪兩側對稱地吸入液體,它不僅具有較大的吸液能力,而且基本上消除了軸向推力。進水管和泵體內有空氣(1)液下泵啟動前未灌滿意夠的水(實踐上液下泵不須要灌引水),有時看上去灌的水已從放氣孔溢出,但未轉動泵軸交空氣完整排出,致使少許空氣殘留在進水管或泵體中。
根據葉輪上葉片的幾何形狀,可將葉片分為后彎、徑向和前彎三種。由于后彎葉片有利于液體的動能轉換為靜壓能,故被廣泛采用;徑向葉片主要應用在部分流泵和無堵塞泵中;前彎葉片在液下泵中應用。
(2)導葉和泵體 為了減少離開葉輪的液體直接進人泵殼時因沖擊而引起的能量損失,在葉輪與泵殼之間有時裝置一個固定不動而帶有葉片的導輪。導輪中的葉片使進入泵殼的液體逐漸轉向而且流道連續(xù)擴大,使部分動能有效地轉換為靜壓能。多級液下泵通常均安裝導輪。
蝸牛形的泵殼、葉輪上的后彎葉片及導輪均能提高動能向靜壓能的轉化率,故均可視作轉能裝置。
(3)軸封裝置 由于泵軸轉動而泵殼固定不動,在軸和泵殼的接觸處必然有一定間隙。為避免泵內高壓液體沿間隙漏出,或防止外界空氣從相反方向進入泵內,必須設置軸封裝置。液下泵的軸封裝置有填料函和機械(端面)密封。填料函是將泵軸穿過泵殼的環(huán)隙作成密封圈,于其中裝入軟填料(如浸油或涂石墨的石棉繩等)。機械密封是由一個裝在轉軸上的動環(huán)和另一固定在泵殼上的靜環(huán)所構成。兩環(huán)的端面借彈簧力互相貼緊而作相對轉動,起到了密封的作用。機械密封適用于密封要求較高的場合,如輸送酸、堿、、及有毒的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