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干貨匯總:20個污水處理關(guān)鍵參數(shù)控制指標
干貨匯總:20個污水處理關(guān)鍵參數(shù)控制指標
(13)MLVSS:是混合液揮發(fā)性懸浮固體濃度。本項指標所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機性固體物質(zhì)部分的濃度。相對于MLSS而言,在表示活性污泥活性部分數(shù)量上,本項指標在精度方面進了一步。
(14)污泥沉降比SV:是指將混勻的曝氣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進1000ml量筒中至滿刻度,靜置沉淀30分鐘后,則沉淀污泥與所取混合液之體積比為污泥沉降比(%),又稱污泥沉降體積(SV30)以mL/L表示。因為污泥沉降30分鐘后,一般可達到或接近大密度,所以普遍以此時間作為該指標測定的標準時間。也可以15分鐘為準。污泥沉降比SV30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通過觀察沉降比可以發(fā)現(xiàn)污泥性狀的很多問題,上清液是否清澈,是否含有難沉懸浮絮體,絮體粒徑大小及緊湊程度等等。污泥沉降比大致反映了反應器中的污泥量,可用于控制污泥排放的變化還可以及時的反映污泥膨脹等異常情況。
污水處理24種常見異常問題及解決方案
污水處理24種常見異常問題及解決方案
問題7
我們公司的產(chǎn)品中有70%用活性染料,工藝為水解(HRT12h)—接觸氧化(HRT10h)—混凝—沉淀(HRT4h)—出水。氧化池出水(靜上沉降后)COD為150mg/L,色度200左右。用過多種藥品(硫酸鋁與脫色劑,石灰與),因改造工程,混凝加藥停留4h后出水,極易反色,但是成本太高或者不能使COD色度同時達標。不知道有沒有更好的藥劑?
回答:
(1)染料廢水是屬于比較難處理的工業(yè)廢水。
(2)排放的廢水是否有色度控制要求,COD和色度的降低除了生化段和脫色劑外,物化段也比較重要。如果通過物化段能夠有效地去除色度的話,后段壓力會大大降低。
(3)脫色劑的選擇要合適處理的廢水,可以通過實驗確定合適的藥劑類型。
問題8
處理站運行正常,剛開始出水不好,呈棕黃色,但是厭氧出水很清,經(jīng)過氧化溝就出水不好了?,F(xiàn)在氧化溝初沉池出水還帶泥,水還是呈棕黃色,不知道怎么辦,曝氣時,液面泡沫帶少許綠色,現(xiàn)在就是想去除出水的色度?
(1)液面泡沫帶點綠色,通常有厭氧部分處理的以及市政污水中可出現(xiàn)。
(2)活性污泥沒有到達適當濃度,培菌階段,都可出現(xiàn)出水帶黃褐色的問題,因為活性污泥培菌尚未成熟,污泥活性高,成團絮凝不充分所致。
問題11
廢水主要含有樹脂,5~6%的異,一天水量300立方混有50%生活廢水,主要為食堂廢水,進水COD很不穩(wěn)定平均在1200左右,但是高COD可達到15000,原有工藝流程是:調(diào)節(jié)--化學絮凝--沉淀--兼氧--好氧--斜板沉淀--吸附--出水,出水情況:平均一個月15天不達標(平均在200~400),平均COD1300,當COD達到10000以上出水(400~600)生物部分:厭氧進水為上進下出.填料上生物很少幾乎沒有生物厚度,好氧膜上的污泥黃色,里面為黑色,水較清.填料上的生物厚大概在5CM左右捏開生物有像果凍一樣的顆粒不知道是什么.原有工藝生物出問題可是到底是什么問題?反應池進生物的COD比生物出水COD低,出水有時達標有時不達標,15天不達標只是平均,有時候一個月都達標后兩個月都不達標.停留時間調(diào)節(jié)池的停留時間為10個小時,反應時間為1個小時,兼氧4小時,好氧6個小時,沉淀時間2小時。請問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還是進水問題。
1、濃度變化大,微生物跟不上變化
2、水質(zhì)含有的有機物不易降解。特別是異(),就如,不容易降解。需要加大停留時間,來提高降解率。
問題12
CASS工藝,前幾天曝氣時泡沫上粘有死泥呈黑色,溶解養(yǎng)升高迅速,出水渾濁,請問是什么原因?
(1)不知道有機物去除率如何,如果影響不大,可能是進水含有不易降解物質(zhì),通過曝氣黏附在泡沫上了,所以看看進水是否SS有異常,包括懸浮物的顏色與泡沫上的顏色是否一致。
(2)如果有機物去除率下降,要考慮是否進水有抑制微生物的成分,可以的話,看看源頭排放的廢水是否有改變。
(3)你的污水廠內(nèi)是否投加了什么藥劑呢?還有一種情況是你有些地方的曝氣設備、攪拌神杯故障了,突然修復或開啟,將池底的沉淀物攪拌了起來,同樣會導致你說的現(xiàn)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