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國內速凝劑研究現(xiàn)狀
我國速凝劑的開發(fā)研究起步比較晚,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我國才引進噴射混凝土技術。隨后,開始速凝劑的開發(fā)研究,早期研制出來的速凝劑,絕大多數(shù)是粉狀速凝劑(如紅星I型速凝劑:該速凝劑是工程力學研究所于1966年研制成功的。它由鋁氧熟料、純堿和生石灰混合配制而成。在標準狀況下,摻量為2%時,水泥凈漿終凝時間為6min,1天抗壓強度值為不摻者的3倍;當摻量為2.5%時,可使水泥凈漿1.5min內初凝,7.5min內終凝,1天、3天和28天的抗壓強度值分別為8.4,22.0和30.0MPa)、堿性速凝劑(如711型速凝劑:711型速凝劑由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所和上海市硅酸鹽制品廠于1971年研制而成。它是由礬土、石灰混合燒成熟料后再加入無水石膏磨細而成,其主要成分為鋁酸鈉、硅酸二鈣和鐵酸鈉。當摻量為3.5%時,水泥凈漿可在3min內終凝,1天和28天的抗壓強度值分別為8.1和43.2MPa。),含堿量高,后期強度損失大。
農(nóng)村建房中使用水泥速凝劑注意事項:
1、請不要在物料攪拌時添加該品,因石子、砂子含有大量的水份,速凝劑短期時間內吸水在未噴射時分解其速凝成份,影響凝結時間,降低混凝土強度,將導致噴射砼的不良效果。
2、使用前應針對工程所用水泥品種進行試配試驗,選好摻量,方可大量使用。存放過期水泥不能用,不符合國家標準的水泥不能用。對速凝劑要求妥善保管,防止受潮結塊失效。加強早期噴水養(yǎng)護,確保后期強度。嚴格掌握好水灰比。滲水漏水的工程必須加大摻量。?
混凝土早強劑是指能提高混凝土早期強度,并且對其后期強度無顯著影響的外加劑。早強劑的主要作用在于加速水泥水化速度,促進混凝土早期強度的發(fā)展。按照《混凝土外加劑》(GB 8076-2008)標準規(guī)定,摻早強劑混凝土與基準混凝土的凝結時間之差為±90 min,即要求早強劑對混凝土凝結時間不能有太大影響。
混凝土速凝劑是指能夠使混凝土迅速凝結硬化,而不過分影響混凝土長期強度的外加劑。按照《噴射混凝土用速凝劑》(JC 477-2005)標準規(guī)定,摻速凝劑水泥凈漿的初凝時間不大于5min,終凝時間不大于12min,摻速凝劑水泥砂漿的1d抗壓強度不小于6MPa,28d抗壓強度比不小于70%。
淺談混凝土速凝劑
速凝劑是一種能夠使水泥漿體、砂漿或混凝土迅速凝結硬化,而不過分影響其長期強度的化學外加劑。自速凝劑開始生產(chǎn)和使用以來,其憑借在速凝與早強方面的顯著特點,現(xiàn)已成為噴射混凝土的重要組成材料之一,特別是隨著地下工程數(shù)量的增多、規(guī)模的宏大,速凝劑作為混凝土的組成材料,不僅越來越重要,而且在某些特定工程更是不可或缺,廣泛應用于礦山井巷、隧道等工程的錨噴支護,以及堵漏與搶修等工程。
堿性粉狀速凝劑
主要速凝成分為鋁酸鹽、碳酸鈉和生石灰。國外研究較早的產(chǎn)品主要有日本的海德庫斯、前聯(lián)邦德國的Isocrete等,而我國較傳統(tǒng)并有代表性的主要是“紅星Ⅰ型”、“711型”和“782型”三種速凝劑。
“紅星Ⅰ型”速凝劑由鋁氧熟料、碳酸鈉、生石灰,按質量比1:1:0.5的比例配制而成,其細度接近于水泥。成分中鋁酸鈉占20%、氧化鈣占20%、碳酸鈉占40%,其余為無速凝作用的硅酸二鈣、硅酸鈉和鐵酸鈉等成分。
速凝劑的作用是使混凝土噴射到工作面上后很快就能凝結,減少回彈損失,防止噴射混凝土因為重力引起脫落,提高在潮濕或者含水巖層中使用的適應性能。速凝劑能顯著縮短混凝土由漿體變?yōu)楣腆w所需的時間,在幾分鐘內就可以使之失去流動性并硬化。
一般速凝劑有以下幾種性能,
1、使混凝土噴出后3~5min內初凝,10min內終凝。
2、有較高的早期強度,后期強度降低不能太大(小于30%)。
3、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黏度,防止回彈過高。
4、盡量減小水灰比,防止收縮過大,混凝土硬化后具有一定的強度和耐久性,提高抗?jié)B性。
按主要功能分類
(1) 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變性能的外加劑,包括普通減水劑、減水劑、早強減水劑、緩凝減水劑、
緩凝減水劑、引氣劑、引氣減水劑和泵送劑等。
(2) 調節(jié)混凝土凝結時間、硬化性能的外加劑,包括緩凝劑、緩凝減水劑、緩凝減水劑、早強劑、
早強減水劑和速凝劑等。
(3) 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劑,包括引氣劑、引氣減水劑、防水劑和阻銹劑、礦物外加劑等。
(4) 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劑,包括防凍劑、、養(yǎng)護劑、著色劑、水下澆筑混凝土抗分散劑、
砂漿外加劑、脫模劑、混凝土表面緩凝劑、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大摻量摻合料專用混凝土外加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