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腐蝕是材料或其性能在環(huán)境的作用下引起的破壞或變質。大多數的腐蝕發(fā)生在大氣環(huán)境中,大氣中含有氧氣、濕度、溫度變化和污染物等腐蝕成分和腐蝕因素。鹽霧腐蝕就是一種常見和有破壞性的大氣腐蝕。 鹽霧對金屬材料表面的腐蝕是由于含有的氯離子穿透金屬表面的氧化層和防護層與內部金屬發(fā)生電化學反應引起的。同時,氯離子含有一定的水合能,易被吸附在金屬表面的孔隙、裂縫排擠并取代氧化層中的氧,把不溶性的氧化物變成可溶性的氯化物,使鈍化態(tài)表面變成活潑表面。金屬保護層和有機材料保護層也同樣,當作為電解質的鹽溶液滲入內部后,便會形成以金屬為電極和金屬保護層或有機材料為另一電極的微電池。
影響鹽溶液pH值變化的原因和結果1)引起鹽霧試驗過程中鹽溶液pH值變化的根源主要來自空氣中的可溶性物質,這些物質的性質可能不同,有些溶于水里后呈酸性,有些溶于水里后呈堿性;鹽霧對金屬材料的腐蝕,主要是導電的鹽溶液滲入金屬內部發(fā)生電化學反應,形成“低電位金屬-電解質溶液-高電位雜質”微電池系統(tǒng),發(fā)生電子轉移,作為陽極的金屬出現溶解,形成新的化合物即腐蝕物。2)鹽霧試驗過程中,空氣中的可溶性物質溶入鹽溶液或從鹽溶液里逸出的過程是一個可逆過程。溶入物質會使鹽溶液的 pH值降低,而逸出物質會使鹽溶液 pH值升高,降低率和升高率相等的同時溶入速度大于逸出速度,將使鹽溶液的pH值降低。反之,鹽溶液的pH值升高。溶入和逸出速度相等,則pH值不變。3)影響鹽溶液pH值變化的因素很多。例如空氣中可溶性物質的性質和含量、壓力、空氣與鹽溶液的接觸面積和接觸時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