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以下幾種地基的處理方法是比較實用的。
一、換填法:當建筑物基礎下的持力層比較軟弱、不能滿足上部結構荷載對地基的要求時,常采用換土墊層來處理軟弱地基。即將基礎下一定范圍內的土層挖去,然后回填以強度較大的砂、碎石或灰土等,并夯實至密實。
二、預壓法:預壓法是一種有效的軟土地基處理方法。該方法的實質是,在建筑物或構筑物建造前,先在擬建場地上施加或分級施加與其相當的荷載,使土體中孔隙水排出,孔隙體積變小,土體密實,提高地基承載力和穩(wěn)定性。強夯法的次序應當是先深后淺,即先結構加固深層次土,再結構加固中高層土,最終結構加固表面土。堆載預壓法處理深度一般達10m左右,真空預壓法處理深度可達15m左右。
三、強夯法:強夯法是法國L·梅納(Menard)1969年首創(chuàng)的一種地基加固方法,即用幾十噸重錘從高處落下,反復多次夯擊地面,對地基進行強力夯實。強夯施工隊研究軟土地基工程多年了,不僅懂得強夯技術,而且對于軟土處理措施也深有研究,現在我們來簡單闡述一些關于軟土地基處理方法措施:。實踐證明,經夯擊后的地基承載力可提高2~5倍,壓縮性可降低200~500%,影響深度在10m以上。
四、振沖法:振沖法是振動水沖擊法的簡稱,按不同土類可分為振沖置換法和振沖密實法兩類。振沖法在粘性土中主要起振沖置換作用,置換后填料形成的樁體與土組成復合地基;在砂土中主要起振動擠密和振動液化作用。振沖法的處理深度可達10m左右。
五、深層攪拌法:深層攪拌法系利用水泥或其它固化劑通過攪拌機械,在地基中將水泥和土體強制拌和,使軟弱土硬結成整體,形成具有水穩(wěn)性和足夠強度的水泥土樁或地下連續(xù)墻,處理深度可達8~12m。通常情況下平,針對砂類土和砂礫石回填土,選用底總面積2~4平米比較適合,針對通常第四紀黏性土提議產用3~4平米。 施工過程:定位—沉入到底部—噴漿攪拌(上升)—重復攪拌(下沉)—重復攪拌(上升)—完畢
歡迎來電咨詢靠譜單價到山東恒鼎地基、免費報價/免費設計施工方案/試夯不成功不收一分錢。
更多強夯詳細信息請百度網官站:山東恒鼎地基基礎工程有限公司
常見的強夯地基
在進行建筑工地的強夯施工中可能因為地域的不同,所需要施工的土壤也會不同,這樣就會出現各種土質的強夯地基,那在面對不同的地基時可能所需要的強夯力度也會不同,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在平時施工中常見的幾種強夯地基種類有哪些。
一、黏性土質的地基
這種土質的強夯地基在施工起來會非常不方便,可會出現很多施工難的問題,那么在處理這種土質的地基時需要做哪些前期準備呢,可以采用鋪設一層灰土來起到一定的作用,這樣可以有效的解決土質的黏性,而且在施工起來也會比較的方便,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方法。
二、碎石土
這種土質的地基在進行強夯施工時就要進行大力度的夯實作用,可能在選擇起重機的時候就要選擇一些重量比較大的重錘來進行作用,這樣才能把碎石更加牢固的壓實,才能更好的打牢地基,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進行這種材質的土壤夯實特別需要注意人身安全問題,因為在夯實的過程中可能有碎石屑不斷的飛濺起來,避免傷到施工人員,應提前做好防護措施。其危害深度1按住式測算:H=a式中,H為:結構加固危害深度1(m)W為:錘重(KN)=噸。
以上就是強夯地基在施工時很常見的兩種土質,希望所說的能對大家認識這一方面的知識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