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先把魔芋加工成芋片,再將干芋片研磨分離出魔芋精粉,其工藝流程如下:原料→分檢→浸泡、清洗→去皮、根、芽→切分→護色→粉碎→脫溶劑除雜→研磨→脫溶劑除雜→洗滌→干燥→篩分→精粉→檢驗分級→包裝入庫。
原料分檢、浸泡、去皮、篩分、檢驗、分級、包裝與干法加工一樣。
護色:用有效SO2濃度為25—100mg/L的亞硫酸溶液進行護色處理,一般在頭一次粉碎介質中加入使用。
研磨分離:均需同時注入稀釋助劑,以較低水平控制該物料親水后極易膨化和褐變的生理變異。
磨漿沖洗脫水:經此3道工序,除掉殘留助劑和再次分離雜質獲得高純度的精粉濾餅。使脫水后的物料處于膨化臨界狀態(tài),隨即以機械輸入下道工序。
干燥:可采用低溫真空、熱風氣流、流化床、沸騰等多種干燥方式。由于魔芋粉顆粒較大,且含濕量高,每次干燥過程時間段,僅幾秒,所以一次不能完全干燥,需要重復幾次,在放置一段時間后續(xù)烘一次,以以去除殘余乙醇。
純化魔芋精粉
用鮮魔芋經食用酒精濕法加工或用魔芋精粉經食用酒精提純到葡甘聚糖含量在70%以上,粒度在0.125mm~0.425mm(120目~40目)的顆度占90%以上的魔芋粉。
純化魔芋微粉
用鮮魔芋經食用酒精濕法加工或用魔芋精粉經食用酒精提純到葡甘聚糖含量在70%以上,粒度≤0.125mm(120目)的顆度占90%以上的魔芋粉。
普通魔芋精粉,白色,允許有量黃色、褐色或黑色顆粒,普通魔芋精粉顆粒狀、無結塊、無霉變;粉碎研磨:把干芋片送入精粉機,芋片經過粉碎研磨,使精粉粒子表面的淀粉、纖維素等雜質被剝離、粉碎、精粉顆粒不易被破碎而被保留下。普通魔芋微粉粉末狀、少量顆粒狀;允許有魔芋固有的魚腥氣味和極輕微的SO2氣味;純化魔芋精粉白色,允許有量淡黃色顆粒純化魔芋精粉顆粒狀、無結塊、無霉變;純化魔芋微粉粉末狀,少量顆粒狀;允許有魔芋固有的魚腥氣味和酒精氣味
魔芋葡甘聚糖的粘度很大,增強了消化道內食糜的粘性,延緩了胃腔內食糜糊的滯留時間,并在腸壁形成保護膜,有效地抑制血糖值和值的上升。當然,魔芋粉傳統(tǒng)的主要作用還是食品,魔芋粉含大量優(yōu)質膳食纖維,即魔芋葡甘聚糖。國內外專家研究證實,魔芋食品是tang尿的一種較為理想的食品,有降低血糖、改善癥狀、控制病情的效果.魔芋食品中含有豐富的植物纖維素,幫助活躍腸道功能,加kuai排泄體內有害du素,預防和減少腸道系統(tǒng)疾病病變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