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閥門裝置是實現閥門程控、自控和遙控不可缺少的設備,其運動過程可由行程、轉矩或軸向推力的大小來控制。由于電動閥門裝置的工作特性和利用率取決于閥門的種類、裝置工作規(guī)范及閥門在管線或設備上的位置,因此,正確選擇電動閥門裝置,對防止出現超負荷現象(工作轉矩高于控制轉矩)至關重要。通常,正確選擇電動閥門裝置的依據如下。
閥桿直徑對多回轉類明桿閥門,如果電動裝置允許通過的較大閥桿直徑不能通過所配閥門的閥桿,便不能組裝成電動閥門。因此,電動裝置空心輸出軸的內徑必須大于明桿閥門的閥桿外徑。對部分回轉閥門以及多回轉閥門中的暗桿閥門,雖不用考慮閥桿直徑的通過問題,但在選配時亦應充分考慮閥桿直徑與鍵槽的尺寸,使組裝后能正常工作。輸出轉速閥門的啟閉速度若過快,易產生水擊現象。因此,應根據不同使用條件,選擇恰當的啟閉速度。
受結構條件的限制該結構不適應做通徑DN200以下閥門,原因是閥板整體結構太厚,流阻大。
因襯膠蝶閥的原理,閥板的密封面與閥座之間的密封是靠傳動裝置的力矩使閥板壓向閥座。正流狀態(tài)時,介質壓力越高密封擠壓越緊。當流道介質逆流時隨著介質壓力的增大閥板與閥座之間的單位正壓力小于介質壓強時,密封開始泄漏。
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像現有的技術那樣,在閥板上安裝軟硬多層密封圈,而是直接安裝在閥體上,在壓板和閥座中間增設調節(jié)環(huán)是十分理想的雙向硬密封方式。它將可取代閘閥、及球形閥。

電動閥門執(zhí)行機構動力源為電源,如果線路板或電機出現故障容易出現火花,所以一般應用在環(huán)境要求不高和沒有危險的場合。氣動閥門執(zhí)行機構動力源為氣源,氣源來源于空壓機,采用定位qi將電控信號轉換成氣動控制信號,驅動氣動執(zhí)行機構進行閥位調節(jié)。就氣動執(zhí)行機構和電動執(zhí)行機構調節(jié)性能比較,氣動執(zhí)行機構響應速度更快,能更適合應用在調節(jié)工況,所以生產調節(jié)閥的廠家都同時生產氣動執(zhí)行機構與之配套。氣動閥動作力距比電動閥門大,氣動閥門開關動作速度可以調整,結構簡單,易維護,動作過程中因氣體本身的緩沖特性,不易因卡住而損壞,但必須有氣源,且其控制系統也比電動閥門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