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塑料跑道的起源和未來發(fā)展
塑料跑道的起源和未來發(fā)展追溯到塑料跑道的歷史,條跑道是在1961年由美國明尼蘇達礦業(yè)公司制造的聚氨酯鋪就的,被稱為塑料跑道。條塑料跑道的誕生使當時的運動員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因此,體育界將聚氨酯塑料跑道視為世界體育設施技術進步的標志之一。此后,聚氨酯塑料跑道成為20世紀60年代中期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體育設施。
近幾十年來,隨著各國運動員競技水平和比賽成績的不斷提高,比賽強度不斷加大,有利于提高比賽成績的塑膠跑道的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塑料跑道在中國的應用起步較晚。直到七十年代,粒狀塑料跑道才被成功開發(fā)出來,但20多年來一直沒有大的進展。據(jù)了解,2007年,除國際比賽場館外,我國95%以上的運動場跑道仍為混凝土甚至粘土地面,不利于運動員的日常訓練和比賽水平。
塑膠跑道成了學生的鍛煉場地
鑒于合成材料運動場地的鋪設多數(shù)屬工程類的現(xiàn)場施工,為了減少施工對周邊環(huán)境污染和人員的傷害,新的標準還加強了對原料的把控,從源頭控制有害物質的引入。對膠粘劑、現(xiàn)澆型面層用預聚體和多元醇樹脂組分等非固體原料,以及橡膠顆粒、熱塑性彈性體等固體材料的有害物質含量進行限定,將確保保證終產(chǎn)品的安全性。
對施工方的整改意見,杜絕了輪胎、線纜皮等黑心材料流入塑膠跑道原料中。用標準限定塑膠跑道的原料范圍,用行業(yè)協(xié)會提高施工方質量控制,塑膠跑道成了學生的鍛煉場地。
現(xiàn)如今,由于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在我們平時所見到的運動場所中,塑膠跑道在其中占據(jù)著很大的比重,不過近年來,由于塑膠跑道的廣泛應用,在質量上也出現(xiàn)了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為保障運動人員的安全,在塑膠跑道施工的過程中就需嚴遵標準進行,下面就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
標準跑道全長為400米,應由兩個平行的直道和兩個半徑相等的彎道組成,除草地跑道外,跑道內側應用適宜材料制成的突沿加以分界。突沿高約5厘米,寬至少5厘米。
塑膠跑道施工時應在跑道內突沿外沿以外30厘米處測量跑道長度,如無突沿應在標志線外沿以外20厘米處進行測量。
400米及400米以下各項徑賽,每名運動員應占有一條分道,分道寬至小為1.22米,至大為1.25米,分道線寬5厘米,所有分道寬應相同。
塑膠跑道施工后固化較慢
①施工時,因材料配出現(xiàn)誤差,造成比例失調,如混合型塑膠跑道,顆粒加太多,從而使得材料粘性太大甚至沒有強度。
②沒加催化劑或加的量太少,導致材料反應較慢或者不能夠完全反應,這種是冬季塑膠跑道施工常見現(xiàn)象。冬季因氣溫較低,導致材料反應速度減慢,催化劑可加快材料反應速度。
解決方法:天津塑膠跑道施工前應檢查計量用秤、磅,確定其度符合要求;嚴格按施工技術要求操作,施工前需要做小試,確定稀釋劑質量、催化劑質量或用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根據(jù)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需要鏟除重鋪
塑膠跑道施工劃線的問題
解決方法:畫線是精雕細作程序,除確保測量儀器、設備、工具的度以外,施工人員應具備責任心強、工作認真的素質。其測量精度為萬分之一,選用的鋼尺應充分考慮尺長檢定及修改,點位線放完后,應進行三人校對,校對符合要求后再噴線,噴線盒應每道一個,以保障跑道弧線的均勻一致性。噴線過程中,注意噴線盒要及時清洗,避免噴線漆滴落在塑膠跑道表面,以保障塑膠跑道表面的美觀、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