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聽的清在用棍戳爬到樹上的爬拉猴時,應(yīng)認(rèn)真聽清它落在什么地方,以便循聲而找。因此,一般摸爬拉猴的人是不說話或者是很少說話的。講速度在天黑之前,因為視野開闊,就可以走快一些。當(dāng)有人和你同時進(jìn)一片樹林的時候,那可是誰先到誰摸得多,晚到一步則會后悔莫及。在照樹上的爬拉猴時可以走得快一些,而在照草叢間、玉米葉下的時候則要慢些。摸爬拉猴的礦燈燈光要亮,要長。同是一片樹林,明亮的燈光能一照多棵樹,一望到樹頂,能穿透茂密的枝葉,而暗淡的燈光卻只能拾人殘穢,心里干著急。
知了猴是唐僧肉呢!知了猴蛻變成知了后就迅速變老,肚子是空殼,背部的那點瘦肉卻是精華,鮮香無比。
如今,樹林逐漸減少,知了猴沒了生存之地,已經(jīng)不多見了,現(xiàn)在的小孩也失去了往日抓知了的那些樂趣。居住在高樓大廈,偶爾聽到幾聲蟬鳴,便會覺得稀奇和興奮。前些日子親朋小聚,在一家飯店點了一道“油炸金蟬”,不知是少了的樂趣,還是味覺發(fā)生了變化,吃起來感覺沒有了往日那種地道自然的鮮味兒。
太陽落山到天黑前,是摳知了猴的時間段。摳知了猴是門技術(shù)活,首先,要找棵大樹,看樹下的地面上有沒有知了猴爬出來后留下的銅錢大小的洞,如果有,就說明這棵樹今晚或許還會有知了猴出來。知了猴比較偏愛泡桐樹和楊樹,選好樹,就開始仔仔細(xì)細(xì)的搜過樹周邊的每一寸土地。如果發(fā)現(xiàn)平整的地面上有綠豆或者黃豆大小又不太規(guī)則的洞口,那洞里多半會藏著一只知了猴,但是也不要太興奮,因為還有小半的概率是一個螞蟻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