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果實套袋
晚秋黃梨為褐皮梨,內在品質高,但外觀不理想,需要套袋栽培。應選擇外黃內黑的大型紙袋。套袋時間在謝花后30~45天,幼果如拇指大小時套袋,10天左右結束。套袋定要噴殺蟲殺菌混合藥1~2次,用藥對象主要針對梨黑星病、輪紋病及梨木虱、黃粉蟲等。
樹形采用疏散分層形,樹體主干高約40厘米,樹冠高約2.5米
定植當年可在40~50厘米處定干,若苗木細弱應在基部4~6芽處重截,促發(fā)強枝。第2年,在定干附近抽發(fā)4個以上長枝,即可選留1層三大主枝。此時修剪要求弱枝輕剪,多留枝芽,促其粗壯,梨星毛蟲防治方法強枝重剪,以平衡三大主枝的生長勢。中心干可在1/2處重剪。第3年,中心干選一斜生枝于1/2~2/3處短截,其余剪除。選角度較開張枝繼續(xù)作主枝延長枝,于1/2~2/3處剪截,剪口芽朝外。將與中心干距離在50厘米以外的輕截留作副主枝,50厘米以內的可拉平作輔養(yǎng)枝。
病因分析:
1、施肥不合理 施用化肥元素單一或過量,化肥質量差,造成土壤板結或土壤酸化,導致病害發(fā)生。
2、土壤透氣性差 降雨過后,土壤濕度大,排水不良,根系缺氧,對根系生長不利,抗病能力減弱。
3、土壤養(yǎng)分缺失 果樹大小年現象可導致土壤養(yǎng)分缺乏,尤其是有機質和中微量元素等,營養(yǎng)不足也可導致病害發(fā)生。
4、及時發(fā)現并及時治
梨樹根腐嚴重死去的樹,應在砍伐后徹底清除樹樁、殘根、爛皮等病殘體,并對土壤進行沖施葉芭“死腐停”、翻耕等處理,加速殘余病殘體的分解。如果在已死過梨樹的位置再栽植梨樹,應注意殺菌和換土。使用死腐停進行沖施,就能達到死而復生的效果。
1,輕剪緩放促花。對在幼樹期間,于中心干和主枝上萌發(fā)的非骨干枝部位的枝條,留作輔養(yǎng)枝時,一般采用輕打頭或不剪的辦法,以促使其形成大量的花芽。
2,輔養(yǎng)枝結果后,有空間的地方,要予以保留,使其成為永性輔養(yǎng)枝,并疏去其上的旺枝,使其繼續(xù)成花結果。
3,保留多年延伸過長的輔養(yǎng)枝,也要注意回縮更新復壯,防止結果部位外移。
4,對過于密擠的輔養(yǎng)枝,要進行疏間。一般采用“逢三去中間”的原則實施。
5,影響樹形結構,無空間發(fā)展的輔養(yǎng)枝,應予疏除。 全樹花量充足,可一次性疏除;
全樹花量不足,也可先緩一年再疏。即先剪去其上的發(fā)育枝,保留花芽,待其結一年果后再疏。若輔養(yǎng)枝上花量很少,此法不用。
疏枝注意事項
一,疏枝要徹底,鋸口要平,以防留樁再萌新枝。疏枝時,對大鋸口要涂抹石硫合劑或其他藥劑,進行消毒保護 第二,防止“對口傷”和“連口傷”。
當樹體骨干枝上某一相鄰地方連續(xù)著生或對生兩個大枝都應控制時,一般是先疏除一個回縮另一個,以后再視其反應進行處理;而不應同時疏除兩個枝,以防止同時疏除形成對口傷或連口傷,嚴重削弱前部枝條的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