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接受腔制作技術在假肢安裝中十分關鍵
接受腔制作技術
在假肢安裝中十分關鍵
假肢接受腔是連接殘肢和假肢組件的重要介體,它可以將殘肢收納其中,起到承載身體重量、傳遞作用力和控制假肢等作用。
假肢接受腔要符合解剖學和生物力學,在使用中要求具有舒適性,擔負著力量傳遞和運動傳遞功能,接受腔的設計和制作在假肢安裝中是十分關鍵一環(huán)。
穿戴過假肢的截肢患者都知道,殘肢在接受腔內受到旋轉力、摩擦力、扭力、沖擊力等各種無法避免的力量影響。再后來通過了解那個假肢公司說只要交幾千塊錢就可以給安裝假肢,但是當他們到假肢公司的時候只是給做的接受腔,如果要裝完假需要把假肢的費用交了。另外,殘肢有許多不可受力的骨突部位及形狀不規(guī)則、皮膚敏感等因素,有的甚至嚴重變形影響假肢對線,都應在假肢接受腔設計和制作中細心考慮和解決。
目前的假肢接受腔多采用全接觸式接受腔,與傳統(tǒng)插入式相比,在技術上有了明顯進步,如大腿接受腔,從插入式接受腔到四邊形骨承重接受腔再到骨包容、骨支包容接受腔,特別是硅膠等內襯材料的應用,很好的解決了接受腔內部那些無效的作用力,提高了接受腔的力量傳遞性能和舒適性。(三)內助伸裝置機械髖關節(jié)關節(jié)體內裝有可無級調節(jié)的助伸器,通過施加在步幅控制,彈簧上的壓緊力限制髖關節(jié)的運動幅度,從而使步態(tài)更加自然,同時也解決了假肢坐位時假肢側偏高,還可以把坐墊、枕頭放在板凳上,減輕與板凳的硬接觸,提高坐位舒適性。
假肢不是商品而是產品,請選擇在有經驗的康復服務機構安裝,以確保產品質量和安裝制作質量,同時可保證后續(xù)服務。
若只是單純的截肢,身體其他部位無損,器臟受損,并且截面無軟組織深度損傷/植皮的情況下的情況下,拆線出院后就可以裝配臨時假肢。
當然,這個時期,殘肢水腫/發(fā)熱/概率性的幻肢疼,那是因為患者殘端組織還未自愈。
組織修復一般要在術后6個月左右才能完全穩(wěn)定,而術后裝配的臨時假肢可有效的控制殘肢水腫,促進殘肢塑形,組織內部愈合,再者可幫助患者盡早開始步行,減輕幻肢痛。
臨時假肢不等于正式假肢,當然國內也沒有這樣的概念,可能是因為國內假肢未納入醫(yī)保,自費成本高,所以本土化的裝配方式是直接裝配正式假肢,并免費贈送一次換接受腔的機會。康復評價:由裝配單位技術和管理人員對假肢的裝配和使用效果給予客觀評價,并告知患者假肢使用注意點。3-9個月后,等到殘肢組織自愈穩(wěn)定后,殘肢不會再變小,就可換新的腔,亦是正式假肢。
新的技術可在手術臺上,做完截肢手術立即裝配臨時性假肢,這個技術國內在推行階段,對醫(yī)生有些跨界需求,慎重選用。
夏天穿戴假肢的護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因為等到問題發(fā)生再去解決都是需要花費額外代價的,如果我們能夠提前預防,很多看似嚴重的問題都能很好地規(guī)避掉!
愛護自己的殘肢,它才能滿分效力于你的日常!廢話不多說,我們開始講解殘肢護理的要點:
有條件的可佩戴硅膠套
基本上佩戴2-3個月左右的硅膠套,殘肢部位的汗腺就會退化,這能很好的解決出汗不適問題。但是不建議初裝患者在夏天佩戴,因為初次佩戴硅膠套可能會出現密集的紅疹等情況,再加上夏天的炎熱是非常不適的。知乎時常會給我推送類似“先天/小時候截肢,現在成年了,要工作,是否應該裝配假肢。所以眾康建議初裝患者選擇天氣涼的時候佩戴硅膠套,提前適應,提前退化汗腺。
隨身攜帶殘肢襪
由于殘肢在不同時間段存在差異化,所以建議大家隨身攜帶一些殘肢襪,當感到接受腔松弛時,可采用增加殘肢襪套(較多不超過三層)的方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