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直讀光譜儀中小試樣分析的硬件需求
在材質分析中,直讀光譜儀以其、快捷、準確性高等特性正在逐步的取代傳統(tǒng)的化學分析方法,但分析材質中的小試樣分析一直是個難點。
困難在于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東方分析儀器有限公司的分析程序無論是算法還是結構都早已攻克了軟件困難。今天主要討論一下硬件方面。
光電直讀光譜儀分析試樣有基本要求,試樣與激發(fā)臺的接觸面應為大于激發(fā)孔的平面。因此許多小尺寸的試樣不能直接在光譜儀上測定。我公司針對這一問題采用了兩種方案來解決。
1、氮化硼片輔助測量
氮化硼片如下圖所示,形狀為一圓環(huán),厚度1mm,內徑為4~6mm,氮化硼片的增加有效的減小了激發(fā)孔外徑,因此對于試樣直徑在6mm以下的試樣可以用氮化硼片輔助進行測量。
1、小試樣夾具輔助測量
用夾具將試樣夾住,通過定位孔將試樣放置于與電極相對的位置,進行測量,試樣要磨平頂端激發(fā)處。小試樣夾具可輔助測量直徑在5mm-11mm的試樣。
直讀光譜儀檢測鉛合金的要求
電極的頂1尖應當具有一定角度使光軸不得偏離中心。放電間隙應當保持不變,否則聚焦在分光儀的譜線強度會改變。
試樣不能有偏析、裂紋、氣孔等缺陷,試料要有一定代表性。
出射狹縫的位置變化受溫度的影響較大,因此保持分光室內的恒溫系統(tǒng)32C±0.1C很重要還要求室內保持溫度一致,使出射狹縫很難偏離。
電源電壓變化容易引起激發(fā)單元的放電電壓的改變,電源電壓要求10%以內。溫度和濕度的變化。
室內溫度的增加會增加光電倍增管的暗電流,濕度大容易產生高壓元件的漏電、放電現象,使分析結果產生不穩(wěn)定。
直讀光譜儀的儀器原理
朗鐸科技——專業(yè)直讀光譜儀供應商,我們?yōu)槟鷰硪韵滦畔ⅰ?
金屬試樣(電極)與電極之間進行電弧、電火花放電,對由此產生的輝線光譜進行光電測定,進行所含元素的定量方法。分析試樣使用光源電源激發(fā),這時產生的光通過聚光透鏡由入口狹縫進入,導向凹面衍射光柵上,只讀取在凹面衍射光柵上分光的光中所需的光譜線,使用儀器上的光電 倍增管將光轉化成電流。隨后1948年意大利的GNR公司個采用了帕刑隴格分光器,大大推進了直讀光譜儀的發(fā)展。
直讀光譜儀的校準手段有哪些?
A 光譜儀的校準如下:
描跡是對光譜儀的光學系統(tǒng)進行的校準。這是校準的首要前提。在此條件下可進行如下校準: 標準化即再校準工作曲線,然后可用到的校準方法有:
(1)、修改持久工作曲線法(修改標準化參數)
(2)、控樣法;
(3)、類型標準化法。
B (1).機械校準
(2).光學校準
(3).電氣校準
(4).軟件校準
C我覺得校準應該是包括硬件校準和軟件校準。
硬件包括狹縫校準、入射窗口清潔、負高壓系統(tǒng)、光電轉換等。這是儀器正常工作的先覺條件。
軟件包括:完全標準化,類型標準化(控樣校準)等。完全標準化是用于校正儀器的漂移而引起的工作曲線的變化。而控樣校準可以修正樣品冶煉方式與工作曲線(即與做工作曲線的標樣的冶煉方式的差異)。
儀器的校準應先由硬件開始,然后才是軟件。
想要了解更多直讀光譜儀的相關信息,歡迎撥打圖片上的熱線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