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中國很多地方都建有“魁星樓”或“魁星閣”,其正殿塑著魁星造像,實際就是鐘馗。沒見過魁星像的人也許會想,既然魁星是主管功名科舉的,一定是一位文質(zhì)彬彬的白面書生吧?其實恰恰相反,魁星面目猙獰,金身青面,赤發(fā)環(huán)眼,頭上還有兩只角,整個仿佛是鬼的造型。這魁星右手握一管大毛筆,稱朱筆,意為用筆點定中式人的姓名,左手持一只墨斗,右腳金雞獨立,腳下踩著海中的一條大鰲魚(一種大龜)的頭部,意為“獨占鰲頭”,左腳擺出揚起后踢的樣子以求在造形上呼應(yīng)“魁”字右下的一筆大彎勾,腳上是北斗七星,見圖如見字。也正是這個原因,古今莘莘學(xué)子都懷著敬畏之心,來瞻仰文昌祖庭的魁星。
由于魁星掌主文運,所以與文昌神一樣,深受讀書人的崇拜。過去,幾乎每個城鎮(zhèn)都有魁星樓、魁星閣。因“魁”又有“鬼”搶“斗”之意,故魁星又被形象化——一副張牙舞爪的形象。傳說他那支筆專門用來點取科舉士子的名字,一旦點中,文運、官運就會與之俱來,所以科舉時代的讀書人將其視若神明。唐宋時,皇宮正殿的臺階正中石板上,雕有龍和鰲(大龜)的圖像。如果考中進士,就要進入皇宮,站在正殿下恭迎皇榜。按規(guī)定,考中頭一名進士的(狀元)才有資格站在鰲頭之上,故有“魁星點斗,獨占鰲頭”之譽。因“魁”又有“鬼”搶“斗”之意,故魁星又被形象化——一副張牙舞爪的形象。宋代人同秘在《癸辛雜識》中就有當(dāng)時考中狀元,朝廷“送鍍金魁星杯柈(盤)一副”的記載。明朝人陸深在《儼山外集》中也描述了士生們在座右貼魁星圖和考場出售魁星像的熱鬧場面。這些皆表明士生們都希望“魁星點斗,金榜題名”。
云南石雕魁星
云南昆明西山龍門的石雕魁星也很出名。
踏入凌空而立的“龍門”石坊,便到了石閣石殿。殿中就供奉著一尊高三尺有余,手執(zhí)點斗朱筆,獨占鰲頭的魁星神像。兩側(cè)是文目和關(guān)圣二帝君。這三尊神像連同像后的海水、波濤、騰龍、礁石以及像前的香案、香爐,完全是自洞內(nèi)的崖石雕砌而成,巧奪天工,令人拍手叫絕。此外,龍門南側(cè)土紅色峭壁有如金榜高懸,名曰“掛榜山”。掛榜山中“魁星點斗”、“一登龍門,身價百倍”的美妙傳說,使得全山充滿神秘色彩。唐縣中正銅佛像鑄造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八四年,是一家具有獨立雕塑、鑄造、制作施工能力的單位。可以想象,曾有多少文人志士登臨此處,神思遐想,躊躇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