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901年5月,將原橋北端改為石基,水泥鋪面,鐵護欄改為鐵索護欄,在南端鋼制橋架上鋪設木板,并建輕便鐵軌,將橋身延長到350米,仍為軍1用碼頭。1901年10月7日,小港碼頭建成,運輸物資均由小港碼頭承擔,棧橋的運輸功能也慢慢減弱。1904年大港一碼頭建成后,棧橋逐漸失去它作為碼頭的歷史使命,開始向游人開放。1905年前后,商貨運輸移至青島大港,棧橋遂成為船舶檢疫、引水專用碼頭。5月27日清晨青島棧橋中段東側(cè)出現(xiàn)了一處30多米長的坍塌[2]。
一、建設條件
網(wǎng)上看了看這座橋的相關(guān)資料,這座浮橋跨越華盛頓湖,全長約2300米。按照我國規(guī)范,這座橋?qū)儆谔卮髽蛄恕n}主說的懸索橋與斜拉橋?qū)儆诶|索承重體系橋梁,都是靠支撐在塔柱上的纜索受拉來承擔荷載,說通俗點就是橋梁自重和車輛行人的重量,所以懸索橋和斜拉橋的塔柱都非常高,跨徑越大,塔柱越高。既然已經(jīng)說明斜拉橋和懸索橋主要荷載都被拉到了塔柱上,那么這類橋型對塔柱的剛度、強度、穩(wěn)定性有很高的要求了。塔柱是斜拉橋跟懸索橋1先施工的受力構(gòu)件,下部基礎(chǔ)施工一般用沉井或者圍堰,沉井相當于先在地面做一個井壁,然后運到指1定位置沉下去,邊挖邊沉,然后封混凝土,是永1久的;當年的黃河浮橋,用24只大船,橫排于黃河之上,船與船之間相距5米,以長木連接,鋪以板,圍以欄。圍堰就是先把施工區(qū)域圍起來,然后抽水施工,在里面建設墩臺,是程。全長2300米的橋,采用斜拉橋或者懸索橋,橋塔高度估計需要100米高左右。因此建這種塔柱比建梁式橋要復雜很多很多,自然也比修建浮橋SR-520固定浮舟難度大。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 華盛頓湖深處將近70m,湖底又是松軟的淤泥。在這種地質(zhì)環(huán)境下建設墩臺難度就更大了。這里想到了我國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的施工,海底地質(zhì)與這類似,非常松軟 ,修那個島用了直徑22.5米(比籃球場還寬),高55米鋼桶圍起來,然后再在鋼桶里面填筑修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