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二胡選擇注意二胡聲音的穿透力評價
二胡選擇
注意二胡聲音的穿透力
評價二胡聲音質量的另一個重要標志就是“穿透力”。穿透力就是集音色、音質、音量之所長,是二胡與否的重要內質因素。本人體會:穿透力應是二胡發(fā)音到共振統(tǒng)一和諧時的體現(xiàn)。振動是聲波之源,無振無音——簡單物理原理。分析二胡結構及發(fā)音原理可發(fā)現(xiàn):琴弦發(fā)音傳導至琴皮(振動膜),這時琴皮中央振幅大頻率低,靠近邊緣振幅漸小頻率漸高;琴皮振動傳導至琴筒,此時蒙皮前口部回音反射振動振幅小、頻率高,越往后振幅漸大頻率音域漸低。通過琴皮琴筒的共鳴,加上琴桿、琴托等的共振,使二胡發(fā)出優(yōu)美的聲音。本人認為:穿透力好的二胡振動頻率音域要寬厚,主音頻突出,次音頻和諧協(xié)調,如同一部音響,其高、中、低音的協(xié)調才使音樂具有穿透力力。音量大并非意味著穿透力好,而穿透力的標準并非是依靠音量的提升,穿透力是二胡制作技藝和質量的重要指標。以本人的經驗和感受檢驗一把琴穿透力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兩個的方法:其一、試奏過程中,持琴左手感覺琴桿及琴筒、琴頭等有一種較強的震顫感,音色、音質、音量協(xié)調;其二,一人拉琴,一人由近及遠的聆聽,聽辨二胡發(fā)音傳導性能,二胡發(fā)音悠長豐滿清晰,具有較強的力。
大鱗花蟒皮比小鱗花的蟒皮好
二胡選購誤區(qū):
“大鱗花的蟒皮比小鱗花的蟒皮好”——— 此為誤區(qū)之一。從聲學原理講,大鱗花蟒皮上形成的駐波含有更豐富的低頻成分, 因此一般來講大鱗花蟒皮的二胡聲音渾厚, 但靈敏性要差一些, 而且高把位發(fā)音比較單薄,音量偏小。 而小鱗花蟒皮從聲學原理上講能容納更多的高頻成分, 因而聲音更透亮, 靈敏性更好, 高把位發(fā)音更豐滿。 上述問題當然還與蟒皮的厚薄以及蒙皮的松緊程度有關。 所以并非大鱗花就一定好。
音準難調癥狀表現(xiàn)分析有兩個特點
音準難調癥狀表現(xiàn)分析有兩個特點: 1,二胡原來音偏低從低往高處調音,情況是琴桿受琴弦逐步擰緊,拉力逐步加強的情況下,琴桿受力后逐步向前彎曲(彎腰),所以當外弦調整到標準音高,琴桿受力后向前彎曲了一點;再將內弦調整到準標音高,琴桿受力后又前向彎曲了一點,這時先調整到標準音高的外弦就張力小了一點(松弛了一點),音高就降低了一點。。。琴桿的彎曲變化受內外弦的調整拉力變化而變化,并形成兩弦之間的受力變化由此產生此緊彼松現(xiàn)象,出現(xiàn)兩弦之間此準彼低變化現(xiàn)象。 2。與上述癥狀表現(xiàn)剛好相反,二胡原來音偏高從高往低處調音。情況是琴桿受琴弦逐步擰松,拉力逐步減少的情況下,琴桿拉力減少后逐步向后伸直(伸腰),所以當外弦調整到標準音高,琴桿受力后向后伸直了一點;再將內弦調整到準標音高,琴桿受力后又后伸直了一點,這時先調整到標準音高的外弦就張力大了一點(緊張了一點),音高就升高了一點。。。琴桿的彎曲變化受內外弦的調整拉力變化而變化,并形成兩弦之間此松彼緊現(xiàn)象,出現(xiàn)兩弦之間此準彼高變化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