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在玻璃生產(chǎn)中,起加速玻璃熔制,改善玻璃某種性能的原料,稱為玻璃的輔助原料,根據(jù)它們在玻璃中的作用,可以分為助熔劑,澄清劑,氧化劑和還原劑,著色劑,脫色劑和乳濁劑。
1.助熔劑
凡在玻璃配方中加入量不多,而能大大加快熔制速度的原料,稱為助熔劑,如NaNO3,KNO3,螢石等。
NaNO3,KNO3
NaNO3又稱智利硝,KNO3又稱硝石,它們的融化溫度為310-336℃,加熱到400℃就分解,在較低的溫度下與SiO2發(fā) 生作用,從而加快了玻璃的熔制過程。玻璃液在錫液面上自攤平,展開,再經(jīng)機械拉引擋邊和接邊機的控制,形成所需要的玻璃帶,然后被拉引出錫槽,經(jīng)過渡輥合,進入退火窯。在高溫下,NaNO3,KNO3對耐火材料的侵蝕比較嚴重,所以用量不能太多,一般引入相當于玻璃中的Na2O(K2O)含 量的10%-15%。NaNO3,KNO3同時又是一種澄清劑,在熔制過程中受熱分解放出氧氣,并能降低玻璃液的粘度,促進了玻璃的澄清和均化。
這兩種原料都是強氧化劑,受熱能放出氧氣,所以用密閉容器裝,存放在干燥,陰涼之處,不要和物放在一起。
紫外線輻照處理
利用紫外線輻照玻璃表面,使玻璃表面的碳氫化合物等污物分解,從而達到清潔目的。1、購買夾膠玻璃時,要先看看廠家生產(chǎn)的夾膠玻璃是否能符合使用要求,是否能達到隔音,隔聲以及安全等要求,這也是選擇夾膠玻璃的重要方面。在空氣中用紫外線輻照玻璃15h就能得到清潔的表面。如果增加紫外線的能量,用可產(chǎn)生臭氧波長的紫外線輻照玻璃Imin即可產(chǎn)生很好的效果,這是由于玻璃表面的污物受到紫外線激發(fā)而離解,并與臭氧中的高活性原子態(tài)氧作用,生成易揮發(fā)的H2O、CO2和N2,導致污物被清除。
夾膠玻璃的主要類型有高溫夾層玻璃,低溫夾層玻璃等等,根據(jù)不同的要點,分類也是不同的,夾膠玻璃廠家給大家總結(jié)下,夾膠玻璃與防爆膜玻璃的區(qū)別。
夾膠玻璃制作時,在兩塊玻璃之間夾了一層膠片,此類玻璃使用時,夾膠玻璃廠家告訴大家,就算玻璃碎裂也會粘在薄膜上,其中一塊玻璃破碎,另一塊玻璃也能維持正常使用,且對聲音有緩沖作用,因此能達到隔音,耐震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