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桌面型交換機
桌面型交換機,這是常見的一種檔交換機,它區(qū)別于其他交換機的一個特點是支持的每端口MAC地址很少,通常端口數也較少(12口以內,但不是),只具備基本的交換機特性,當然價格也是的。
這類交換機雖然在整個交換機中屬檔的,但是相比集線器來說它還是具有交換機的通用優(yōu)越性,況且有許多應用環(huán)境也只需這些基本的性能,所以它的應用還是相當廣泛的。
它主要應用于小型企業(yè)或中型以上企業(yè)辦公桌面。在傳輸速度上,目前桌面型交換機大都提供多個具有10/100Mbps自適應能力的端口。
三層交換機對于弱電的意義
交換機里面沒有核心交換機這個類別,這是從使用的角度描述交換機,核心交換機完整的叫法應該是:當作核心使用的交換機,也就是說這個交換機稱為核心交換機是人為定義的,跟交換機功能沒有關系。比如,你在小公司是核心成員,到了大公司就變成了普通成員。同一臺交換機,在小項目里是核心交換機,在大項目里就可能變成了匯聚交換機,道理是一樣的。
三層交換機是指這個交換機具備工作在網絡協議第三層的能力。普通的交換機工作在網絡協議第二層,普通交換機只能實現限制設備在同一VLAN內傳輸數據,網絡第三層的能力是路由功能,路由功能可以實現跨網段傳輸,三層交換機同時具備以上功能,相比普通交換機,可以讓不同VLAN之間的設備實現互相通信。
選擇交換機主要參考那些因素
a、背板帶寬、二/三層交換吞吐率。
b、VLAN類型和數量。
c、交換機端口數量及類型。
d、支持網絡管理的協議和方法。需要交換機提供更加方便和集中式的管理。
e、Qos、802.1q優(yōu)先級控制、802.1X、802.3X的支持。
f、堆疊的支持。
g、交換機的交換緩存和端口緩存、主存、轉發(fā)等參數。
h、線速轉發(fā)、路由表大小、訪問控制列表大小、對路由協議的支持情況、對組播協議的支持情況、濾方法、機器擴展能力等都是值得考慮的參數,應根據實際情況考察。
上面是交換機選擇需要參考的因素,那通常選擇交換機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因素的判斷。
交換機集群
所謂集群,就是將多臺互相連接 ( 級聯或堆疊 ) 的交換機作為一臺邏輯設備進行管理。集群中,一般只有一臺起管理作用的交換機,稱為命令交換機,它可以管理若干臺其他交換機。
在網絡中,這些交換機只需要占用一個IP 地址 ( 僅命令交換機需要 ) 節(jié)約了寶貴的 IP 地址。 在命令交換機統一管理下,集群中多臺交換機協同工作,大大降低管理強度。
例如, 管理員只需要通過命令交換機就可以對集群中所有交換機進行版本升級。
集群技術給網絡管理工作帶來的好處是毋庸置疑的。但要使用這項技術,應當注意到,不同廠家對集群有不同的實現方案,一般廠家都是采用專有協議實現集群的。這就決定了集群技術有其局限性。不同廠家的交換機可以級聯,但不能集群。即使同一廠家的交換機,也只有的型號才能實現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