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少年深陷網1癮,母親含淚求救,為戒網1癮曾花十多萬
劉女士一家三口原本非常幸福,兒子小濤今年今年15歲,是一名初三學生。小濤以前是一個陽光、健康、上進的好學生。在同學們的眼里是一個溫和謙遜,明禮懂事。在老師眼里,他學習成績穩(wěn)定,不讓老師操心。
但自從小濤上了初二以后就跟變了個人一樣,隨著學習壓力增大,兒子的情緒越來越煩躁,學習之余開始通過網絡“解壓”。二、應注意自己的衣著言行細節(jié)作為師長在外表的打理方面,戒網癮中心提醒應該要盡量的大方得體以及樸實,這樣會給人一種親切感以及信任感,從潛意識方面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正面影響。慢慢的,他開始經常泡在網吧里,學習成績直線下降。父母發(fā)現后,苦口婆心地勸阻,他根本不聽,甚至變本加厲,父親甚至把他鎖在家里關了幾天。
濟南遠大腦康醫(yī)院自愿戒網1癮中心主任趙長蘭告訴記者,從臨床診斷來看,小濤屬于典型的網絡成癮癥,還有嚴重的抑1郁1癥,現在這樣的青少年非常多。從家庭的角度講,未成年人沉迷于網絡甚至因此而失足,與家長的失職往往有著較大關系。全國有網絡成癮者250萬—300萬。而在網絡成癮者中,有80%的人是12—24歲的青少年。網絡成癮已經成為一個必須正視的社會問題。
發(fā)生的青少1年1犯1罪案件90%與網1癮有關。我不得不一遍又一遍的告訴他們:“孩子小的時候,你們那樣的百般寵愛。據趙長蘭介紹,來這里治1病的孩子,都不肯承認自己有病,一般都帶有抵觸情緒。從打扮來看,他們跟普通人沒有太大差別,但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他們大多表情木訥,不大理睬人,即使別人主動打招呼,他們也是愛理不理的,很難見到笑容。
網1癮會給青少年帶來很多危害,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造成人格異化。2007年,美國醫(yī)學會針對網1癮進行了一場激烈辯論后,拒絕向美國精1神1病學會推薦把“網1癮”列為正式的精神疾病。二是失學失業(yè),網絡成癮的青少年大多輟學,很多已經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也因此拋棄了工作。三是浪費了大量的金錢和時間。四是造成視力下降、智商下降等癥狀,很多人甚至有脊柱彎曲、“鍵盤肘”等生理性1病變。五是導致家庭破1裂。
“對于癥狀輕的網1癮患者,用心理指導便可達到治1療1效果”,趙長蘭介紹,對伴有抑郁、焦1慮、社交恐懼和強1迫1癥的網1癮患者,就必須對癥治1療。
影響學習興趣的因素包括以下幾點:
1、71%的同學認為是自己,19%的同學認為是學校,10%的同學認為是家庭和社會
2、40%的同學認為家庭對學習興趣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過于關心,期望過高,16%的同學認為家長對子女“聽之任之,不聞不問”,只有19%的家“肯定努力過程,又不太強求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