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電池片的制作工藝
振鑫焱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常年采購:高價回收硅片,電池片,初級多晶硅,銀漿布,單晶硅,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光伏組件,太陽能電池板,客戶撤退,降級,庫存,El,不良測試,二手,舊,工程,拆卸,路燈,拆解電站,拆卸,膠合板,層壓板,無邊界晶體硅,多晶硅,單晶硅,實驗板,債務償還,返工,光伏模塊回收等。
影響因素
1. 溫度
溫度過高,首先就是 IPA不好控制,溫度一高, IPA 的揮發(fā)很快,氣泡印就會隨之出現(xiàn),這樣就大大減少了 PN 結的有效面積,反應加劇 , 還會出現(xiàn)片子的漂浮,造成碎片率的增加。
可控程度:調節(jié)機器的設置,可以很好的調節(jié)溫度。
2. 時間
金字塔隨時間的變化:金字塔逐漸冒出來;表面上基本被小金字塔覆蓋,少數(shù)開始成長;金字塔密布的絨面已經(jīng)形成,只是大小不均勻,反射率也降到比較低的情況;金字塔向外擴張兼并,體積逐漸膨脹,尺寸趨于均等,反射率略有下降。可控程度:調節(jié)設備參數(shù),可以調節(jié)時間。
3.IPA
1. 協(xié)助氫氣的釋放。 2. 減弱 NaOH 溶液對硅片的腐蝕力度,調節(jié)各向因子。純 NaOH 溶液在高溫下對原子排列比較稀疏的 100 晶面和比較致密的 111 晶面破壞比較大,各個晶面被腐蝕而消融, IPA 明顯減弱 NaOH 的腐蝕強度,增加了腐蝕的各向異性,有利于金字塔的成形。乙醇含量過高,堿溶液對硅溶液腐蝕能力變得很弱,各向異性因子又趨于 1 。
可控程度:根據(jù)配液的含量,及每次大約消耗的量,來補充一定量的液體,控制精度不高。
4.NaOH
形成金字塔絨面。 NaOH濃度越高,金字塔體積越小,反應初期,金字塔成核密度近似不受 NaOH 濃度影響,堿溶液的腐蝕性隨 NaOH 濃度變化比較顯著,濃度高的 NaOH 溶液與硅反映的速度加快,再反應一段時間后,金字塔體積更大。 NaOH 濃度超過一定界限時,各向異性因子變小,絨面會越來越差,類似于拋光。可控程度:與 IPA 類似,控制精度不高。
擴散工藝
擴散目的
在來料硅片 P 型硅片的基礎上擴散一層 N 型磷源,形成 PN 結。
擴散原理
POCl 3 在高溫下 ( > 600 ℃ ) 分解生成五氯化磷 ( PCl 5 ) 和五氧化二磷 ( P 2 O 5 ), 其反應式如下 :
5POCl 3=3PCl 5 P 2 O 5
生成的 P 2 O 5 在擴散溫度下與硅反應 , 生成二氧化硅 ( SiO 2 ) 和磷原子 , 其反應式如下 :
2P 2 O 5 5Si = 5SiO 2 4PPOCl 3
熱分解時,如果沒有外來的氧( O 2 )參與其分解是不充分的,生成的 PCl5 是不易分解的,并且對硅有腐蝕作用,破壞硅片的表面狀態(tài)。但在有外來 O2 存在的情況下, PCl 5 會進一步分解成 P2O 5 并放出氯氣( Cl 2 )其反應式如下:
4PCl 5 5O 2=2P 2 O 5 10Cl 2
生成的 P 2 O 5 又進一步與硅作用,生成 SiO 2 和磷原子,由此可見,在磷擴散時,為了促使 POCl3 充分的分解和避免 PCl 5 對硅片表面的腐蝕作用,必須在通氮氣的同時通入一定流量的氧氣。就這樣 POCl 3 分解產(chǎn)生的 P 2 O 5 淀積在硅片表面, P 2O 5 與硅反應生成 SiO 2 和磷原子,并在硅片表面形成一層磷 - 硅玻璃,然后磷原子再向硅中進行擴散。
1. 通過測試數(shù)據(jù)監(jiān)控生產(chǎn)電池片的效率及暗電流等參數(shù)是否正常。
2. 對生產(chǎn)的電池片進行分檔,將相同電性能的電池片分在一起以便做成組件。
標準測試條件
1. 光源輻照度: 1000W/m2 。
2. 測試溫度: 25℃ 。
3.AM1.5地面太陽光譜輻照度分布。
測試參數(shù)
1. 開路電壓
在一定的溫度和輻照度條件下,太陽電池在空載情況下的端電壓,用 V oc 表示, PN 結開路,即 I=0 ,此時 PN 結兩端的電壓即為開路電壓。將I=0 代入伏安特性方程得:
KTln(I L /I S 1)/q 。太陽電池的開路電壓與電池面積大小無關。太陽電池的開路電壓與入射光譜輻照度的對數(shù)成正比。
太陽電池片標準
振鑫焱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常年采購:高價回收硅片,電池片,初級多晶硅,銀漿布,單晶硅,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光伏組件,太陽能電池板,客戶撤退,降級,庫存,El,不良測試,二手,舊工程,拆卸,路燈,拆解電站,拆卸,膠合板,層壓板,無邊界晶體硅,多晶硅,單晶硅,實驗板,債務償還,返工,光伏模塊回收等。
5.1.5 尺寸
電池尺寸的檢驗采用分辨力優(yōu)于0.02mm 的卡尺測量,電池的厚度采用分辨力優(yōu)于 0.01mm 的千分尺測量。
電池的角度偏差采用分辨力優(yōu)于0. 1° 的量角器測量。
電池的厚度偏差和總厚度偏差檢驗參照 GB/T6618 進行
5.1.6 外觀
在照度不小于 800Lux的白色光源下對電池的表面顏色進行目測。
電池的崩邊、鈍性缺口等外觀缺損的尺寸檢測,采用分辨力優(yōu)于 0.02mm 的量具測量。 5.2 力學性能
5.2.1 彎曲變形
使用表面平整度優(yōu)于0.01mm 平臺,電池背面朝下水平放置,用分辨力優(yōu)于 0.01mm 的量具進行檢驗。
5.2.2 電極附著強度或電極 / 焊點抗拉強度
電極的附著強度和電極 / 焊點的抗拉強度試驗采用同一方法,。將一根長 150mm ,寬 1.7mm 的焊錫條引線焊接在電池電極上,焊接長度為 10mm ,焊接質量以不虛焊為準,在與焊接面成 45 °對引線施加拉力,逐漸加大拉力,在拉力不低于 2.49N 的情況下持續(xù) 10s 以上。
5.3 電性能
5.3.1 電性能參數(shù)的溫度系數(shù)測量電池的溫度系數(shù)測量按SJ/T 10459 進行。
5.3.2 電性能參數(shù)測量
電池的電性能參數(shù)測量按GB/T6495.1 和 GB/T6495.3進行。
5.3 熱循環(huán)試驗
將測試電池樣品間隔的放置在環(huán)境試驗箱(相對濕度小于 60% )中,按圖 4 的溫度分布,使電池的溫度在 -40 ℃± 2 ℃ 和 85 ℃± 2 ℃ 之間循環(huán)。在兩個極端溫度的保持時間不少于 10min ,循環(huán)次數(shù) 5 次。再按本標準的規(guī)定對電池的外觀、力學性能和電池轉換效率進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