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交換機的三個主要功能
學習:以太網交換機了解每一端口相連設備的MAC地址,并將地址同相應的端口映射起來存放在交換機緩存中的MAC地址表中。
轉發(fā)/過濾:當一個數據幀的目的地址在MAC地址表中有映射時,它被轉發(fā)到連接目的節(jié)點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端口(如該數據幀為廣播/組播幀則轉發(fā)至所有端口)。
消除回路:當交換機包括一個冗余回路時,以太網交換機通過生成樹協(xié)議避免回路的產生,同時允許存在后備路徑。
交換機的作用主要有這么兩個:
1.維護CAM(ContextAddress Memory)表,是MAC 地址和交換機端口的映射表;
2.根據CAM 來進行數據幀的轉發(fā)。
交換機的工作
交換機的每一個端口所連接的網段都是一個獨立的沖突域。
交換機所連接的設備仍然在同一個廣播域內,也就是說,交換機不隔絕廣播(例外是在配有VLAN的環(huán)境中)。
交換機依據幀頭的信息進行轉發(fā),因此說交換機是工作在數據鏈路層的網絡設備
核心交換機與普通交換機區(qū)別
1、端口的區(qū)別
普通交換機端口數量一般為24-48個,網口大部分為千兆以太網或者百兆以太網口,主要功能用于接入用戶數據或者匯聚一些接入層的交換機數據,這種交換機可以配置Vlan簡單路由協(xié)議和一些簡單的SNMP等功能,背板帶寬相對較小。
2、連接或訪問網絡區(qū)別
通常將網絡中直接面向用戶連接或訪問網絡的部分稱為接入層,將位于接入層和核心層之間的部分稱為分布層或匯聚層,接入層目的是允許終端用戶連接到網絡,因此接入層交換機具有低成本和口密度特性。
匯聚層交換機是多臺接入層交換機的匯聚點,它必須能夠處理來自接入層設備的所有通信量,并提供到核心層的上行鏈路,因此匯聚層交換機具備更高的性能,更少的接口和更高的交換速率。
而網絡主干部分則稱為核心層,核心層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高速轉發(fā)通信,提供優(yōu)化、可靠的骨干傳輸結構,因此核心層交換機應用有更高的可靠性、性能和吞吐量。
路由器與三層交換機的區(qū)別
①路由器與三層交換機的轉發(fā)依據不同
路由器則是利用IP地址(網絡地址)來確定數據轉發(fā)的地址,而三層交換機是利用MAC地址(物理地址)來確定轉發(fā)數據的目的地址。
②路由器與三層交換機的功能不同
路由器的功能主要是路由轉發(fā),但也會附帶一些備用功能,如硬件防火墻、二層交換機技術等功能;而三層交換機本質上屬于交換機,其主要功能仍舊是數據交換,只不過附帶了一些路由轉發(fā)功能,使其使用更加廣泛、增強了擴展性。
③路由器與三層交換機的應用范圍不同
由上述提及的兩者功能區(qū)別可知,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是路由轉發(fā),專用于處理復雜的路由路徑和網絡連接,實現跨網段連接,其具備選擇路由、負荷分擔、鏈路備份以及與其他網絡進行路由信息的交換等功能,因此路由器適用于任何網絡之間的連接,如局域網與廣域網之間等。而三層交換機的主要功能是以太網數據交換,路由轉發(fā)功能屬于附加功能,因此三層交換機適用于簡單的接入網連接。
④路由器與三層交換機的性能不同
路由器的路由轉發(fā)是通過軟件實現的,需在CPU中運行一段程序來處理路由轉發(fā);而三層交換機的路由轉發(fā)是通過硬件實現的,一般使用ASIC芯片來處理路由轉發(fā);因此相對來說,三層交換機的轉發(fā)效率會高過路由器。另外,由于三層交換機的路由轉發(fā)功能在硬件上,因此它不具備軟件的可擴展性以及路由器的附加功能(如防火墻)。
⑤路由器與三層交換機的接口不同
為了能夠適應各種類型的網絡連接,路由器支持多種不同的有線傳輸介質,如光纖、電話線、串行線纜等,其接口類型種類繁多,如以太網接口、令牌環(huán)接口、FDDI接口、E1/T1接口、WLAN網卡等;而三層交換機一般只有以太網接口,如RJ-45接口、光纖接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