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紀30年代,為了適應鐘表、自行車、縫紉機等零件淬硬后加工,英國、德國分別研制出使用天然磨料砂輪磨床。這些磨床當時現(xiàn)成機床如車床、刨床等上面加裝磨頭改制而成,它們結構簡單,剛度低,磨削時易產生振動,要求操作工人要有很高技藝才能磨出精密工件。磨床利用磨具對工件表面進行磨削加工機床。大多數(shù)磨床使用高速旋轉砂輪進行磨削加工,少數(shù)使用油石、砂帶等其他磨具游離磨料進行加工,如珩磨機、超精加工機床、砂帶磨床、研磨機拋光機等。
磨床能加工硬度較高材料,如淬硬鋼、硬質合金等;也能加工脆性材料,如玻璃、花崗石。磨床能作表面粗糙度很小磨削,也能進行率磨削,如強力磨削等。1876年巴黎博覽會展出美國布朗-夏普公司制造外圓磨床,具有現(xiàn)代磨床基本特征機械。它工件頭架尾座安裝往復移動工作臺上,箱形床身提高了機床剛度,并帶有內圓磨削附件。1883年,這家公司制成磨頭裝立柱上、工作臺作往復移動平面磨床。
主機由床身,車頭,車尾,磨頭,傳動吸塵裝置等部件構成。車頭,磨頭可轉角度、用于修磨頂針及皮輥倒角用專用夾具,動平衡架,皮輥檢測器三部件由客戶定購。外圓磨床主要用來磨削外圓柱面和圓錐面,基本的磨削方法有兩種:縱磨法和切入磨法??v磨時(見圖a),砂輪旋轉作主運動(nt),進給運動有:工件旋轉作圓周進給運動(nω),工件沿其軸線往復移動作縱向進給運動(fα),在工件每一縱向行程或往復行程終了時,砂輪周期地作一次橫向進給運動(fr),全部余量在多次往復行程中逐步磨去。切入磨時(見圖b),工件只作圓周進給(nω),而無縱向進給運動,砂輪則連續(xù)地作橫向進給運動(fr),直到磨去全部余量達到所要求的尺寸為止。在某些外圓磨床上,還可用砂輪端面磨削工件的臺階面(見圖c)。磨削時工件轉動(nω),并沿共軸線緩慢移動(fα),以完成進給運動。
設備的剛性和熱變形優(yōu)于M1432A。工作臺的潤滑是小孔節(jié)流卸載形式的動力,磨削率高。外圓磨床表的縱向移動、輪架的快速前進和后退,砂輪的自動循環(huán)進給等由操作按鈕、電動、液壓控制。該機床具有用于工作臺的手動機構,用于輪架的手動橫向進給機構和用于液壓擱腳板的頂部縮回裝置。外圓磨床可以在逆時針方向90度范圍內的任何角度進行調節(jié)。工作臺或車輪框架的角度可以磨削內錐形工件和外錐形工件,具有不同的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