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顯微鏡結構——照明部分
裝在鏡臺下方,包括反光鏡,集光器。
(1)反光鏡:裝在鏡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轉動,它有平、凹兩面,其作用是將光源光線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經(jīng)通光孔照明標本,凹面鏡聚光作用強,適于光線較弱的時候使用,平面鏡聚光作用弱,適于光線較強時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鏡臺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鏡和光圈組成,其作用是把光線集中到所要觀察的標本上。
①聚光鏡:由一片或數(shù)片透鏡組成,起匯聚光線的作用,加強對標本的照明,并使光線射入物鏡內(nèi),鏡柱旁有一調(diào)節(jié)螺旋,轉動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調(diào)節(jié)視野中光亮度的強弱。
②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鏡下方,由十幾張金屬薄片組成,其外側伸出一柄,推動它可調(diào)節(jié)其開孔的大小,以調(diào)節(jié)光量。
想要了解更多北京老上光儀器有限公司的相關信息,歡迎撥打圖片上的熱線電話!
顯微鏡的發(fā)明過程
早期的顯微鏡是16世紀末期在荷蘭制造出來的。發(fā)明者是亞斯·詹森,荷蘭眼鏡商,或者另一位荷蘭科學家漢斯·利珀希,他們用兩片透鏡制作了簡易的顯微鏡,但并沒有用這些儀器做過任何重要的觀察。
后來有兩個人開始在科學上使用顯微鏡。一個是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他通過顯微鏡觀察到一種昆蟲后,對它的復眼進行了描述。然后是荷蘭亞麻織品商人列文虎克(1632年-1723年),他自己學會了磨制透鏡。他描述了許多肉眼所看不見的微小植物和動物。
1931年,恩斯特·魯斯卡通過研制電子顯微鏡,使生物學發(fā)生了一場革命。這使得科學家能觀察到像百萬分之一毫米那樣小的物體。1986年他被授予諾貝爾獎。
想要了解更多顯微鏡的相關信息,歡迎撥打圖片上的熱線電話!
顯微鏡——鏡架的固定
以下內(nèi)容由北京老上光儀器有限公司為您提供,希望對同行業(yè)的朋友有所幫助。
鏡架 鏡臀傾斜時固定不住
這是鏡架和底座的連接螺絲松動所致??捎脤S玫碾p頭板手或用尖咀鉗卡住雙眼螺母的兩個孔眼用力旋緊即可。如旋緊后不解決問題,則需在螺母里加墊適當?shù)膲|片來解決。
當顯示屏上的圖像有切割的時候,就要考慮一下拉桿移動有沒有到位;如果沒有到位,把相對應的拉桿移動到位就可以了。
顯微鏡的應用
顯微鏡應用于生物學、組織學、微生物學,學和醫(yī)學的許多領域。保持與各領域應用技術的同步;優(yōu)異的光學系統(tǒng)結合創(chuàng)新的機械結構;提供了高亮度、高清晰度和高對比度的熒光顯微像?! 〉怪蔑@微鏡主要用來觀察,可無色透明,又不比染色的玻片,如何觀察呢?■不要隨意取下目鏡,以防止塵土落入物鏡,也不要任意拆卸各種零件,以防損壞?! ∫话愕呐囵B(yǎng)細胞雖沒有染色,但是細胞中有各種亞細胞結構,質(zhì)膜及細胞器分布在細胞的不同位置,那么光穿過細胞不同位置時光程就會有差異,相差顯微技術正是將這種不可見的光程差轉變?yōu)槿庋劭梢姷恼穹睿靼挡町悾??! ≡谙嗖铒@微鏡的光路中,有兩個重要部件,分別是位于物鏡的后焦平面的相位板和位于聚光鏡前焦平面的環(huán)形孔,一般來說,不同的物鏡對應不同的相位板,因此在轉換物鏡時,聚光鏡上面的環(huán)形孔板也需要對應轉換: ---相差物鏡中間有相位板,那倒置相差顯微鏡就不能看玻片了?非也,相差物鏡也兼容明場觀察方式,所以用倒置也一樣可以觀察染色切片,只是同正置鏡相比,因光路略長,觀察玻片的話效果沒有正置鏡那么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