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拱圓形小拱棚是生產(chǎn)上應(yīng)用比較多的類型,也叫小溫棚,主要使用毛竹片、竹竿、荊條或直徑為68毫米的鋼筋或薄壁鋼管等材料,彎成寬13米、高1米左右的弓形骨架,各骨架之間用竹竿、鐵絲將每個拱架連在一起:有的將拱架兩端較深地插入土中,如果拱架很牢固,也可以不用把拱架連起來。在拱架上面扣上塑料棚膜,四周拉緊后將邊緣用土埋好,棚膜上面再用壓桿或壓線將其固定,在小拱棚較矮、防風(fēng)又好的情況下,也可以不用壓桿或壓線。
小拱棚由拱棚架和塑料薄膜組成。拱架材料為竹片、竹竿、紫穗槐條或樹枝條等,長約1.8米。小拱棚建造的程序是:先耕地、耙平、挖瓜溝施肥、作畦,北方地區(qū)春季多干旱,在作畦前應(yīng)視土壤墑情在瓜溝內(nèi)蓄水,這樣底墑足,可減少后期澆水而降低溫度的弊端。畦面耬平后鋪地膜,其具體作法與普通式地膜覆蓋要求相同。地膜要在定植前5~7天鋪好,以提高地溫。作畦鋪膜后,插弓棚架。
拱形大棚南北向延長受光均勻,適于春秋生產(chǎn)。在建設(shè)大面積大棚群時,南北間距4~6m,東西間距2~2.5m。以便于運(yùn)輸及通風(fēng)換氣,避免遮蔭。每棟塑料大棚的面積300~600 ㎡,一般跨度8~12m,長度40~60m,長/寬≥5比較好。大棚的中高2.0~2.4m,越高承受風(fēng)的荷載越大;但過低時,棚面弧度小,易受風(fēng)害和積存雨雪,有壓塌棚架的危險(x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