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風管抗震支撐系統(tǒng)的布置原則
一、風管抗震支撐系統(tǒng)的布置原則 1.普通剛性風管側向抗震吊架的間距為9m,普通剛性風管縱向抗震吊架的間距為18m。 2.玻璃纖維、塑料和其他非剛性材質風管的側向抗震吊架,間距為4.5m.縱向間距為9m。 二、電氣抗震支撐系統(tǒng)的布置原則 1.剛性電氣線管、線槽及橋架側向抗震間距不得超過12m,縱向抗震間距不得超過24m。 2.非剛性材質電氣線管、線槽及橋架橫向抗震間距不得超過6m,縱向間距不得超過12m。
三、抗震支撐系統(tǒng)計算原則 抗震支吊架的安裝形式及布置原則都是依據嚴格的力學計算結果確定的,力的計算必須滿足規(guī)范要求。
在安裝組合抗震支架時應該注意哪些?
首先組合抗震支架在進行安裝時需要保證支架的牢固性,只有具有良好的牢固性才能在適當的時候發(fā)揮效果。支架安裝的位置用戶需要經過準確的計算才可以進行安裝,安裝后組合抗震支架需要保證平整性而且和承托的管道需要緊密的接觸?! ∑浯谓M合抗震支架使用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構件需要進行焊接,那么焊接的處理必須要嚴格,焊接的工作人員需要是經過相關專業(yè)培訓的,因為焊接的質量對于整體的組合抗震支架的效果是有很大影響的,不可以出現漏焊和缺焊的狀況,焊接的部位也不可以出現裂紋等缺陷?! 〗M合抗震支架在安裝的過程會需要使用臨時支架進行固定,在使用臨時支架時不可以與正式的抗震支架發(fā)生沖突,使用時需要用標記來作以區(qū)分,到安裝結束時再將臨時的支架完全拆除,拆除過程中不可以影響到正式的支架。
抗震支架的選用及設置有哪些?
1.對管系的應力分布狀態(tài)、應力值、管系的端點作用力和力矩有影響,因為這種管系端點的荷載將會傳遞到與該管端相聯(lián)接的設備上。因此,支吊架設置得當,能改善管系中的應力分布和端點受力以及力矩狀況。因此,膠片管系的柔性不但受到管系形狀的影響,也受到所選定支吊架位置和類型的影響。
2.支吊架的設置非常靈活, 可變化的范圍較大。成品支吊架的位置、數量和形式選擇往往因人而異。對同一個管系存在著多種支吊架設置方案, 不同的設置形式將反映出不同的應力分布,應力值及端點受力。因此,在進行管道設計時,為使管系具有足夠的柔性,除了應注意管系走向和形狀外,支架位置和型式也是相當重要的。
3.間距:支吊架間距尤其是水平管道的承重支吊架間距不得超過管道的允許跨距,以控制其撓度不超限。一般連續(xù)敷設的管道允許跨距應按三跨連續(xù)梁承受均布荷載時的剛度條件計算,按強度條件校驗,取剛度條件決定的跨距和強度條件決定的跨距中兩者的小值。
抗震支架規(guī)范中的部分強制要求詳解
一、給排水部分
(1)需要設防的室內給水、熱水以及消防管道管徑大于或等于DN65者,當其采用吊架固定時,應按規(guī)范第8章的要求設置抗震支承;
(2)8度、9度地區(qū)的高層建筑的給水、排水立管其直線長度超過50m時宜采取抗震動措施,其直線長度超過100m時,應采取抗震動措施;
(3)8度、9度地區(qū)建筑物中的給水泵等設備應設防振基礎,且應在基礎四周設限位器固定,限位器應經計算確定。
二、燃氣部分
(1)對于內徑不小于25mm的燃氣管道應進行抗震設計;
(2)燃氣管道通過隔震層時,應在室外設置閥門和切斷閥,并設置感應器,感應器與切斷閥聯(lián)鎖;
(3)在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建筑內,燃氣管道應根據建筑抗震要求,在適當的間隔設置抗震支撐。
三、電氣部分
(1)重要電力設施可按設防烈度提高1度進行抗震設計,但為8度及以上時不再提高;
(2)對于內徑大于等于60mm的電氣配管及重力大于等于150N/m的電纜梯架、電纜槽盒、母線槽均應進行抗震設防;
(3)設在建筑物屋頂上的共用天線等,應設置防止因導致設備或其部件損壞后墜落傷人的安全防護措施。
四、暖通部分
(1)管道不應穿過抗震縫,當必須穿越時,須在抗震縫兩邊各裝一個柔性管接頭或在通過抗震縫處安裝“門”形彎頭或設伸縮節(jié);
(2)鍋爐房、制冷機房、熱交換站內的管道應有可靠的側向和縱向抗震支撐,多根管道共用支吊架或管徑≥300mm的單根管道支吊架宜采用門型抗震支吊架;
(3)矩形截面面積大于等于0.38m2和圓形直徑大于等于0.70m的風道可采用抗震支吊架,風道抗震支吊架的設置和設計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8章的要求。
(4)防排煙風道、事故通風風道及其設備應采用抗震支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