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粗糙和輪廓測量儀器工作原理
接觸式表面粗糙度輪廓儀的工作原理觸針式表面粗糙度輪廓儀由傳感器、 驅(qū)動箱、指示表、 記錄器和工作臺等主要部件組成。電感傳感器是輪廓儀的主要部件之一,傳感器測桿一端裝有觸針 (由于金剛石耐磨、 硬度高的特點, 觸針多選用金剛石材質(zhì)), 觸針的要求曲率半徑很小,以便于的反映表面情況。 測量時將觸針搭在加工件的被測表面上, 并使針尖與被測面保持垂直接觸, 利用驅(qū)動裝置以緩慢、 均勻的速度拖動傳感器。 由于被測表面是一個有峰谷起伏的輪廓, 所以當觸針在被測表面拖動滑行時, 將隨著被測面的峰谷起伏而產(chǎn)生上下移動。 此運動過程又運用杠桿原理經(jīng)過支點傳遞給磁芯, 使它同步地在電感線圈中作反向上下運動, 并將運動幅度放大, 從而使包圍在磁芯外面的兩個差動電感線圈的電感量發(fā)生變化, 并將觸針微小的垂直位移轉(zhuǎn)換為同步成比例的電信號。
粗糙和輪廓測量儀器
光切法光切法是利用光切原理來測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它將一束平行光帶以一定角度投射與被測表面上,光帶與表面輪廓相交的曲線影像即反映了被測表面的微觀幾何形狀,解決了工件表面微小峰谷深度的測量問題,避免了與被測表面的接觸。由于它采用了光切原理,所以可測表面的輪廓峰谷的大和小高度,要受物鏡的景深和鑒別率的限制。峰谷高度超出一定的范圍,就不能在目鏡視場中成清晰的真實圖像而導致無法測量或者測量誤差很大但由于該方法成本低、易于操作,所以還在被廣泛應用,如上海光學儀器廠生產(chǎn)的9J(BQ)光切法顯微鏡。
輪廓測量儀器工作原理
該儀器工作臺采用高精度的橫向氣浮道軌和滾動垂直道軌,移動精度高、穩(wěn)定性好、壽命長;測量、裝卡方便、操作簡單、適用于車間檢測站或計量室使用。該儀器可根據(jù)用戶的需要對軟件進一步開發(fā),更廣泛的滿足用戶的測量形狀的要求,并備有多種工裝備件,供用戶根據(jù)自己的要求選擇使用。
技術(shù)性能:1、測量范圍:軸φ1-180mm,套不大于φ200mm,長度不大于220mm。2、示值誤差:1%± 0.1u。3、測量精度:不大于0.5u。4、氣浮工作臺移動精度:動態(tài)不大于0.2u/100mm。5、電源:220v,50Hz,0.5kw。6、氣源壓力:0.5-0.8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