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將合于標準規(guī)格質量要求的腸衣按不同規(guī)格配量尺碼,然后腌制、瀝水、纏把,按規(guī)定的數(shù)量包裝,經(jīng)檢驗合格后送入冷庫貯藏。腸衣原料不新鮮,加工衛(wèi)生條件不善,包裝、貯藏或運輸不當,而引起腸衣變質。加工采用的原料應來自安全非疫區(qū),并經(jīng)獸醫(yī)宰前宰后檢驗健康無病的牲畜。因腸衣含有蛋白質和脂肪,品質易發(fā)生變化,所以良好的加工衛(wèi)生條件,妥善的包裝,適宜的貯藏和運輸環(huán)境,對長期保持腸衣品質穩(wěn)定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鹽漬腸衣與干制腸衣的性質不同,其包裝也不相同,鹽漬腸衣采用無l毒塑料桶包裝,干制腸衣采用麻布包裝。
鹽漬腸衣
緾把 腌腸后12~13小時,當腸衣呈半干半濕狀態(tài)時便加纏把,即成“光腸”(半成品)。
漂浸洗滌 將“光腸”浸于清水中,反復換水洗滌,必須將腸內外不潔物洗凈。漂浸時間,夏季不超過2小時,冬季可適當延長,但不得過夜。漂洗水溫不得過高,若過高可加入冰塊。
灌l(xiāng)水分路 洗好的“光腸”灌入水,一方面檢驗腸衣有無破損漏洞,另一方面按腸衣口徑大小進行分路。用流水的重量,把剩余部分的小腸向中間推送,這樣一邊沖水一邊翻轉小腸,就能把小腸翻轉出來,使內壁向外。豬腸衣每路隔2毫米,共分七個路分,一路(24~26毫米)、二路(26~28毫米)、三路(28~30毫米)、四路(30~32毫米)、五路(32~34毫米)、六路(34~36毫米)、七路(36毫米以上)。
腸衣廠家:灌香腸的制作步驟
1、將瘦肉先順絲切成肉片,再切成肉條,然后切成0.5厘米的小方丁。
2、瘦肉丁用1%濃度鹽水浸泡,定時攪拌、促使血r水加速溶出,減少成品氧化而色澤變深。2小時后除去污鹽水,再用鹽水浸泡6-8小時,之后沖洗干凈,濾干。
3、肥肉丁用開水燙洗后立即用涼水洗凈擦干。
4、洗凈的肥、瘦肉丁混合,接比例配入調料拌勻,腌漬8小時左右。注意每隔2小時上下翻動一次使調味均勻,腌漬時防高溫、防日光照灑、防蠅蟲及灰塵污染。
5、鹽、干腸衣先用溫水浸泡15分鐘左右,軟化后內外沖洗一遍,另用清水浸泡備用,泡發(fā)時水溫不可過高,以免影響腸衣強度。
6、將弄好的餡料灌進腸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