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影壁前、廊架下、鮮花旁......那些等你走過的街巷
安靜整潔的老胡同里,影壁前、廊架下、鮮花旁,居民們愜意地漫步、聊天;有著冰盤檐和掛檐板的傳統(tǒng)屋頂在陽光中散發(fā)著古意;口袋花園、微花園、創(chuàng)意工廠、博物館、文創(chuàng)社穿插在胡同里,匯聚成更加豐富精彩的胡同生活……
2017年5月,東城區(qū)啟動了“百街千巷”環(huán)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如今,經過一年多的整治,老城風貌漸漸回來了,更打造出方家胡同、東四四條、西總布胡同等一批精品街巷。下一步,東城區(qū)將對歷史文化街區(qū)開展街區(qū)更新工作,把胡同的肌理亮出來,文化彰顯出來,見縫插綠,營造“花園東城”更加優(yōu)美宜居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鐵藝陽臺護欄安全性高,有利于阻擋風沙雨水的侵襲,且具有良好的裝飾性。
134條大街
508條小巷煥新顏
為提升首都功能核心區(qū)街巷環(huán)境品質,彰顯“首都風范、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加快推進“國際的和諧宜居之區(qū)”建設。2017年5月,東城區(qū)委區(qū)政府印發(fā)了《東城區(qū)“百街千巷”環(huán)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提出用兩至三年時間完成全區(qū)178條大街、1005條小巷環(huán)境整治提升工作,同步開展主次干道、支路胡同架空線入地梳理工作,打造“十無”街巷。近年來,在大力強調環(huán)保性和通透性的要求下,在我國的建筑裝飾行業(yè)和城市環(huán)境整治工作中,在家庭裝飾中,都大量的采用了鐵藝護欄這一令人喜愛的藝術形式,因特點鮮明,風格質樸,經濟實用工藝簡便,在現代裝飾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年來,在各部門及屬地街道的共同努力下,在各方的廣泛參與下,“百街千巷”環(huán)境整治提升工作富有成效,打贏了一系列“”,啃下了不少“硬骨頭”,辦好了一批群眾“家門口”的難事。
截至目前,東城區(qū)已完成134條大街、508條小巷環(huán)境整治提升工作,基本達到“十無”或“九無”(除架空線)標準;亭廊是使用頻率較高的構筑物,主要起到供行人遮陽、遮雨、小憩、引導或景觀節(jié)點的作用,設計需要滿足其功能性。利用整治騰退空間,新建、規(guī)范或提升便民服務網點213處,新增、改造綠化面積3萬平米,新增口袋公園27個,新增停車位2300個、共享停車位2800個,新建社區(qū)養(yǎng)老驛站34家,完成廁所改造131座。
庭院景觀中的廊架樣式
舒適愜意的生活需要一個與住宅風格相呼應的廊架,
廊架是植物的依靠、
更是安撫人心的休憩場所,
當你的庭院有了廊架的點綴,
則迅速提升了別墅整體的品質。
1. 逼真的色澤、紋理,散發(fā)著木質建筑的清香典雅,
與藤蔓植物搭配非常的和諧。
以鋼筋混凝土為主要原料,
添加其他輕骨材料凝合而成的仿木廊架,
既實用又美觀。
2.藤架、長椅、舒適的戶外家具,
暖陽的午后,在廊架下小憩。
讀書品茶,談天說地,盡是幸福。
青藤沿著廊架,綠油的枝葉伴著嬌媚的花兒,
灑落一地的芬芳,
太陽透過綠蔭,伴著微風,
使人感覺別樣的心曠神怡,
到了夜晚,月光灑在藤蔓上,月影斑駁。
3. 滿眼的綠意、空氣里醉人的果香,
美輪美奐的田園風格美景。
通透纖細的鐵藝格柵,
白色的廊架搭配綠植更顯得輕盈誘人,
潔凈靈活的空間,是多么讓人心靜的畫面??!
給人一種置身城堡的錯覺。
鐵藝圍欄:要美觀更要安全!
現代家居生活中,人們越來越注重品位,鐵藝護欄運用可以提高居室的美觀性,所以,鐵藝護欄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不過,在尋求了漂亮的一起,千萬不能疏忽了安全。
多見的低窗臺距地0.5米擺布,假如緊貼內墻添加0.4米欄桿或柵欄必定到達規(guī)范需要的防護辦法。但由于漂亮需要和使用窗臺的需要,很多人喜愛將欄桿設在緊貼窗扇的方位,假如窗臺臺面太大,如凸窗等,小孩常常站在窗臺上瞭望,并且運用者也有必要站到窗臺上敞開窗戶,這時,附加在窗臺上的欄桿自身高度應到達0.9米,假如窗臺太低,住戶往往會無意識攀登到窗臺上,不宜簡略附加低欄桿,不然風險是沒有充分根絕的。以固定窗作為低窗臺的防護辦法時,仍有風險存在。02鐵藝圍欄的基本形式鐵藝圍欄可以作為簡單的糾察和鋼軌的基本矛上優(yōu)雅的形式,或作為裝飾有圖案的欄桿,錯綜復雜的尖頂或彎曲,裝飾元素在鐵護欄樁分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