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很多時候,人們只知道紅薯,卻不知道紅薯葉。事實上,紅薯葉是一種營養(yǎng)豐富、口感嫩滑的綠色食物,值得食用。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下紅薯葉的營養(yǎng)價值以紅薯葉應(yīng)該怎么做吧。
紅薯葉的營養(yǎng)價值
紅薯芽苗,又稱紅薯葉、地瓜葉,為旋花科甘薯屬植物,是經(jīng)人工選擇而選育出供食用的紅薯苗頂端莖尖嫩莖的品種,在香港仍至世界被譽為“蔬菜皇后”,“長壽蔬菜”及“抗蔬菜”,亞洲蔬菜研究中心已將紅薯葉列為高營養(yǎng)蔬菜品種。
一、看品種
一些公司或個人為達到銷售薯種苗的目的,夸大自己的品種優(yōu)點,或者稱就是客戶指的品種或超過客戶定的品種的優(yōu)點 ??蛻羰紫让靼鬃约褐府a(chǎn)品的性能,再從其介紹的品種的來源、品種的繁育,品種的純度及優(yōu)越性能的比較驗明正身。不同的紅薯品種,薯苗、葉、莖、顏色都不相同,要仔細分辨。另外,從品種產(chǎn)量,栽培要點,淀粉含量,商用價值,品種間比較等逐項摸清,在簽定購種合同前,檢查其證件是否齊全。
一、栽植方法不當(dāng)
1、土壤干燥,澆水太少,在薯苗還沒有扎出新根時,薯苗周圍的土壤已經(jīng)含水很少,薯苗不能扎根,逐漸干枯亡。
2、地面以下埋得薯苗節(jié)位少,薯苗扎根少,地面以上留苗太高,春天干燥多風(fēng),薯苗水分蒸發(fā)快,薯苗吸收的水分,沒有蒸發(fā)的多,如果沒有雨天,會逐漸干枯亡。這種栽法,即使不死,返苗也很慢,后期產(chǎn)量也很低。
3、在土壤十分干熱的情況下,先栽苗,后澆水,因澆水不及時或澆水少,在澆水前薯苗已被熱土燙死或烘干。正確的栽法是:先開溝或刨坑、再澆水、然后立即把薯苗按在水里,待水滲下后再封垵。這種栽法,薯苗入土前已降低了地溫,薯苗又都插進了泥水里,成活率很高。如果先栽苗后澆水,不但薯苗已被傷,而且栽苗的坑已變淺、變小,澆不進水去,或澆水很少,有的水從別的地方流失,薯苗沒沾到水,這樣很難成活.
3、合理密植
一般壟距70-80厘米,高20-30厘米,壟面寬50-60厘米,株距18-22厘米,每公頃60000-67500株。
4、栽秧蓋膜
起壟后,要清除坷垃,使壟面細平光滑,然后栽插。栽插后蓋膜前,好在壟面上噴施除草劑。在秧苗上部割一個丁字口,可用手指把苗勾出來,苗子露出膜外,用土把苗基部封嚴(yán)。要經(jīng)常檢查,發(fā)現(xiàn)膜被風(fēng)刮起或膜面破損,要及時用于封嚴(y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