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未摻入減水劑的混凝土在1小時內(nèi)損失的坍落度比摻入減水劑的混凝土要少,造成這種“蹊蹺”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在摻入減水劑后還需要經(jīng)歷拌制、運輸以及澆筑等工序。因此,在混凝土施工現(xiàn)場需要采用加水恢復已摻入減水劑混凝土坍落度的方法,然而該種方法又會降低混凝土強度,從而有導致混凝土開裂、硬結異常等現(xiàn)象出現(xiàn)。
為有效解決摻入減水劑的混凝土坍落度損失的問題,可以采用分批分量摻入減水劑以及后摻法等方法。而分批分量摻合法不僅能夠有效避免混凝土坍落度損失問題,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生產(chǎn)成本,實現(xiàn)混凝土施工的利益蕞大化。
相關施工標準中規(guī)定,混凝土中減水劑摻量應為膠凝材料的0.25%~0.75%,但由于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實際施工過程中摻進混凝土中減水劑的質(zhì)量經(jīng)常超標,而減水劑摻入量超標尤其是嚴重超標的后果非常嚴重。當摻入混凝土中的減水劑的質(zhì)量超出推薦質(zhì)量的1倍以上,則混凝土的硬化與凝結時間將被大幅延長,并且混凝土早期強度將無法達到設計要求,某些情況下混凝土還會發(fā)生無法凝固的現(xiàn)象。
抑制粘土對聚羧酸減水劑負效應的措施
復配粘土改性劑或制備抗粘土型聚羧酸減水劑,可以抑制粘土對聚羧酸減水劑的負效應,其中復配粘土改性劑可以減弱粘土的負效應,但復配須考慮粘土改性劑的加入順序及摻量,提高改性劑的粘土吸附力應是未來研究的重點;而抗粘土型聚羧酸減水劑的制備是從聚羧酸減水劑分子結構角度抑制粘土的負效應,但較少研究報道,仍需對抗粘土型單體的設計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為了抑制粘土對聚羧酸減水劑的負效應,加快聚羧酸減水劑在預拌混凝土中的推廣及應用,國內(nèi)外學者及工程技術人員進行了大量研究工作。
減水劑耐水性的因素:
1.氯離子也是影響混凝土耐久性的一個重要因素。氯離子對鋼筋表面鈍化膜有特殊的破壞作用,當混凝土中氯含量大于標準時,鋼筋會銹蝕,而水和氧的存在是鋼筋被腐蝕的必要條件,因此,若混凝土開裂,造成水和氧的通道,則鋼筋銹蝕加速,促成混凝土裂縫進一步開展,混凝土保護層剝落,終使構件失去承載力。
2.C含量高 的水泥與C含量低的相比,在相同減水劑、相同摻量條件下,吸附減水劑的量就多,必然影響到水泥漿體系中其他礦物(C3S、C2S、C4AF等)所需分 散劑的數(shù)量,因而,顯示出混凝土的流動性差。為此,對于C含量高的水泥若適當增加減水劑的摻量,就有可能使流動性得到較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