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設計技術措施及技術要點
負壓隔離病房流程
1) 醫(yī)護人員及患者流程a. 醫(yī)護人員由清潔區(qū)入口乘電梯進入工作走廊(清潔區(qū)) 經衛(wèi)生通過室(更鞋、淋浴、更衣)到區(qū)內走廊(半污染區(qū)),經緩沖間進出病房,醫(yī)護人員每進入一級區(qū)域按要求更衣。b. 患者從污染區(qū)入口乘電梯通過外圍走廊或污染通道進入區(qū)。c. 各區(qū)標識明顯,互無交叉,物品專區(qū)專用。
2) 及食物流程a. 及食物傳送通過內走廊與各病房間設雙門機械互鎖密閉傳遞窗,用于為患者傳遞食物、等,且傳遞窗帶有紫外線殺菌燈。b. 餐車不得進入病區(qū)。區(qū)工作人員接收后在配餐間進行分餐,用區(qū)內餐車分送,由傳遞窗送入,使用一次性餐具。
3) 生活垃圾及污染物處理a. 對患者使用后的物品,采用壓力蒸汽滅菌、紫外線照射、消毒劑浸泡、擦拭、熏蒸等方法消毒;b. 患者產生的生活垃圾及其他廢棄物均屬廢物,由各病房的污染通道收集雙層廢物袋裝或一次性廢物桶密封后專人接收運送、焚燒;c. 患者的排泄物和生活污水排入獨立污水處理系統(tǒng)進行消毒后,排入醫(yī)院污水系統(tǒng),達到安全排放。
4) 感控要求a. 根據所在區(qū)域不同,進療操作時,因接觸污染物的危險程度不同,實行分級防護,即清潔區(qū)、半污染區(qū)、污染區(qū)分別按不同的防護要求和著裝,標志清楚,通行流程不交叉。
緩沖間是負壓隔離病房的重中之重
負壓隔離病房的房間設置為負壓就可以萬事大吉。
點擊 ?
雖然負壓隔離病房將負壓兩個字放在前面,但實際上,負壓隔離病房的重點應放在隔離,而非負壓上。這里的“隔離”不僅僅是隔離患者,更是隔離病房內的空氣,而這種隔離就是通過緩沖間的設置實現的。
要說清這個問題,還必須解釋一下房間靜壓差的問題。許鐘麟等人的研究表明,房間內外的靜壓差達到3Pa以上時,通過門窗等縫隙的向內空氣流速即可以基本杜絕房間內污染物外泄。因此一般負壓隔離病房相對外界的靜壓差一般設計為負5-10Pa左右。但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這個壓差是“靜”壓差。也就是在門窗關閉的條件下,經過一段時間(十幾分鐘)的空氣平衡才能達到的一個理想狀態(tài),任何開啟門窗的動作都會打破這個平衡,造成內外壓力平衡甚至倒轉,進而造成污染物的外泄。因此,有的人認為房間設置為負壓就可以萬事大吉,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排風處理要小心
負壓隔離病房應采用全新風的換氣形式,也就是室內空氣完全排出,新風完全由室外取氣。由隔離病房內排出的空氣內含有大量攜帶病原微生物的氣溶膠,如不加以處理直接外排就有可能對周邊環(huán)境造成較大的安全隱患。
因此,排風應設計空氣過濾裝置(HEPA)對排風進行物理過濾。HEPA宜設置在每個病房的排風口位置,這樣做較將HEPA設置在總管末端的優(yōu)點是減少了污染管道的距離,降低了污染物泄露的風險,也便于病房停用之后進行管道消毒和濾網更換。缺點是運行成本較高。
衛(wèi)生間排水管的通氣管也應設置HEPA進行過濾。為確濾的可靠性,選用的HEPA裝置應帶有原位消毒、原位檢漏的功能。
排風完成過濾后需要通過高出建筑點2m以上的排風管進行高空排放。為的是讓排出氣體能夠快速的進行大氣稀釋,從而降低造成二次危害的可能性。
(4)便于實施維護原則:土建工程應易與施工,布線需合理,硬件設備應具有較好的可維護性,軟件應易于操作且便于維護,整體負壓病房系統(tǒng)應有故障檢測、功能恢復等便于維護的功能。
(5)先進性原則:當今世界的科技飛速發(fā)展,為了能夠跟隨時代的步伐,軟件平臺和硬件設備應采用較為先進的體系,負壓病房中盡量營造系統(tǒng)的高起點,這樣更有利于系統(tǒng)以后的平滑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