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東海中的臺灣島2000m深地溫除中部沿中央斷裂帶外,地溫由島的中部向外圍逐漸升高,一般2000m深多在70-80℃之間,甚至高達90°C以上(地熱異常區(qū)更高)。在島的北端及東北部的大屯火山群、宜蘭的清水一土場地熱區(qū)以及沿中央斷裂帶的盧山及利稻等地熱區(qū),在地下2000m深處溫度大多接近200℃,有的可高達290℃。
打溫泉井之前首先得確定到底有沒有溫泉,是不是只要周邊附近有溫泉露出或者打過溫泉井,就能確定這個地方就有溫泉呢?只能說有可能吧,因為溫泉的形成與地質(zhì)構造相關,通常會形成兩種類型的資源形態(tài),一種是層狀熱田,類似于油田,那么如果附近能打出溫泉,您這里也不離十,當然也有例外,如果是蜂窩狀的熱田,恰好把井打在“田埂”上就糟糕了;另一種是帶狀熱儲,類似于河溝或者水塘,水量不大補給慢,這種情況打在沒有水的巖層的概率就大很多了。
打一眼地熱井,動輒幾百萬,讓很多對地熱開發(fā)有興趣的人咂舌,不就是打個水井嗎,怎么那么貴?
地熱井開采地下熱水,雖然也和普通水井一樣,開采的是流體的水,但它更接近于石油開采。地熱礦泉水的本質(zhì)是礦,而非水,并且是流體礦產(chǎn)資源,又是帶有熱量的流體礦產(chǎn)資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比石油開采更加復雜,不僅有水的性質(zhì),還有礦的性質(zhì),還有熱量。
進行地熱井施工是一件非常復雜的工程,施工人員及技術管理人員眾多,工期也不斷,所需設備昂貴,耗材不少,但終決定地熱井價格的根據(jù),源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