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利用液氮的汽化潛熱或者低溫氮氣制冷:
利用低溫氮氣實現(xiàn)制冷的原理是低溫氮氣與材料直接接觸,通過對流換熱來使材料溫度降低,而利用液氮的汽化潛熱的原理就是液氮與材料不直接接觸而通過間接方式使材料溫度降低。
超能液氮深冷箱就是根據(jù)液氮的汽化潛熱的原理而設計生產的液氮深冷處理設備,控制系統(tǒng)采用觸摸屏控制方式,操作工藝方便,一鍵超低溫制冷,屏幕上實時監(jiān)控深冷設備冷凍空間內溫度變化。例如鋁陽極氧化,將鋁及其合金置于相應電解液(如硫酸、鉻酸、草酸等)中作為陽極,在特定條件和外加電流作用下,進行電解。制冷采用196℃液氮為制冷劑,采用的液氮分離控溫技術,將液氮制冷劑的液體在深冷設備內經過特殊深冷工藝處理轉化為氣體。采用觸摸屏控制降溫、升溫、恒溫各過程精準穩(wěn)定。
時效熱處理
時效處理,指金屬或合金工件(如低碳鋼等)經固溶處理,從高溫淬火或經過一定程度的冷加工變形后,在較高的溫度或室溫放置保持其形狀、尺寸,性能隨時間而變化的熱處理工藝。經鈍化處理并干燥后,放入105℃-120℃的機油或防銹油中1-3分鐘,至氣泡完全消失后取出,停放10-15分鐘后檢驗。一般地講,經過時效,硬度和強度有所增加,塑性韌性和內應力則有所降低。 含碳較高的鋼,淬火后立即獲得很高的硬度,但其塑性變得很低。而鋁合金淬火后,強度或硬度并不立即達到峰值,其塑性非但未下降,反而有所上升。經相當長時間(例如4~6晝夜)的室溫放置后,這種淬火合金的強度與硬度顯著提高,而塑性則有所下降。這種淬火合金的強度和硬度隨時間而發(fā)生顯著變化的現(xiàn)象,叫做時效。室溫下進行的時效叫自然時效,在一定溫度下進行的時效叫人工時效。 時效處理是把材料有意識地在室溫或較高溫度存放較長時間,使之產生時效工藝。
正火熱處理
正火又稱常化,是將工件加熱至Ac3(Ac是指加熱時自由鐵素體全部轉變?yōu)閵W氏體的終了溫度,一般是從727℃到912℃之間)或Acm(Acm是實際加熱中過共析鋼完全奧氏體化的臨界溫度線 )以上30~50℃,保溫一段時間后,從爐中取出在空氣中或噴水、噴霧或吹風冷卻的金屬熱處理工藝。其目的是在于使晶粒細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勻化。正火與退火的不同點是正火冷卻速度比退火冷卻速度稍快,因而正火組織要比退火組織更細一些,其機械性能也有所提高。另外,正火爐外冷卻不占用設備,生產率較高,因此生產中盡可能采用正火來代替退火。對于形狀復雜的重要鍛件,在正火后還需進行高溫回火(550-650℃)高溫回火的目的在于消除正火冷卻時產生的應力,提高韌性和塑性。[1]在時效處理前進行固溶處理時,加熱溫度必須嚴格控制,以便使溶質原子能最限度地固溶到固溶體中,同時又不致使合金發(fā)生熔化。
滲碳熱處理
氣體滲碳是將工件裝入密閉的滲碳爐內,通入氣體滲劑或液體滲劑(煤油或苯、酒精、),在高溫下分解出活性碳原子,滲入工件表面,以獲得高碳表面層的一種滲碳操作工藝。
固體滲碳是將工件和固體滲碳劑(木炭加促進劑組成)一起裝在密閉的滲碳箱中,將箱放入加熱爐中加熱到滲碳溫度,并保溫一定時間,使活性碳原子滲人工件表面的一種早的滲碳方法。
液體滲碳是利用液體介質進行滲碳,常用的液體滲碳介質有:碳化硅,“603”滲碳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