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該屬種共有4種,其中3種原產(chǎn)地中海地區(qū)山地,另一種原產(chǎn)西喜馬拉雅地區(qū)。大西洋雪松(C. atlantica)、短葉雪松(C. brevifolia)、喜馬拉雅雪松(C. deodara)和黎巴嫩雪松(C. libani),均為高大 喬木,枝條開展,樹冠不規(guī)則。幼樹樹皮深灰色較平滑,成熟後呈棕色,龜裂成鱗片狀。葉針狀三稜形,堅韌,沿長枝散生,在短枝頂端則成密叢。葉宿存3~6年,每葉內(nèi)有2條樹脂道,雌球花綠色或帶紫色,桶狀,具樹脂,著生在短梗上;分株苗由于在栽植時根系受傷,苗木內(nèi)部的水分供應(yīng)出現(xiàn)不平衡,必須加強供水。被寬而薄的重疊覆蓋的木質(zhì)鱗片,每個鱗片有一個爪狀突起。雪松木材輕軟,具樹脂,不易受潮。在原產(chǎn)地是一種重要的建筑用材。經(jīng)蒸餾還可得芳香油。喜馬拉雅雪松和大西洋雪松許多變種在北美,尤其沿太平洋和臨墨西哥灣海岸,為常見的觀賞植物。雪松屬的4個種很難區(qū)別,而且能發(fā)生種間雜交,因此,一些認(rèn)為四者均可能是黎巴嫩雪松的地理變種。
雪松抗寒性較強,大苗可耐短期—25℃的低溫。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在酸性土,微堿性土上均能生長,在土地瘠兩、巖石露的地段也能生長,但忌低洼濕澇和地下水位過高。喜陽光充足.也稍耐陰。淺根性樹種,易被風(fēng)刮例。小苗生長緩慢。通常雄株在15年以后開花,雌株要遲幾年才能開花結(jié)籽。因花期不一,需預(yù)先采集花粉進行人工授粉,方能得到良種。雪松主干聳立,側(cè)枝平展,故多將側(cè)枝做彎成S形狀,主干一般不做彎,自然向上成大樹型,姿態(tài)極為樸實美觀。
馬尾松在南方分布廣,廣西全州紹水鄉(xiāng)有一馬尾松,高達近40米,胸徑2米以上,樹齡有千多歲。松樹不僅有古壽星,而且有的形態(tài)奇特,安徽九華山有一古松,在主干3米處,分出3個分枝,中枝呈曲線上升狀,側(cè)枝之一側(cè)微曲且平緩下伸,另一側(cè)枝斜伸而略翹起,整個松如鳳凰展翅狀,人稱之為“鳳凰松”。江蘇連云港的云臺山上有一奇松,樹干全長約15米,干粗1米多,主干竟有8米多是臥在地面生長的,如臥龍之狀,幾度扭曲后又上升,成為一奇景。安徽黃山以有奇松聞名于世,如玉屏峰文殊院附近的迎客松,唐朝即已有記述,有1500多歲了,樹干中部伸出7.6米長兩大側(cè)枝,如展臂迎客狀。許多松都生在石縫中,樹身和枝干奇形怪狀。針葉又極短,這些都是黃山松。常以其形狀象形而名之;江蘇連云港的云臺山上有一奇松,樹干全長約15米,干粗1米多,主干竟有8米多是臥在地面生長的,如臥龍之狀,幾度扭曲后又上升,成為一奇景。如倒掛松、飛龍松、龍爪松、連理松、松……
生長氣候松樹對陸生環(huán)境適應(yīng)性強。它們可以耐受-60℃的低溫或50℃的高溫,能在露的礦質(zhì)土壤、砂土、火山灰、鈣質(zhì)土、石灰?guī)r土及由灰化土到紅壤的各類土壤中生長,耐干旱、貧瘠,喜歡陽光,因此是有名的先鋒樹種。中國是世界上裸子植物種類豐富的國家之一,僅從松科來看,就能充分表現(xiàn)出華夏大地是名副其實的“裸子植物故鄉(xiāng)”。在中國廣袤的山林原野中,不僅生長著茂盛的松樹、落葉松、云杉、冷杉森林,而且在一些深山密林中還隱藏著許多極為珍貴稀有的松科樹種。在國家公布的批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中,松科植物就有39種,占總數(shù)(389種)的1/10。但在離開五大夫松處不遠(yuǎn)的一山坡上確有一株古松,人稱“望人松”的,樹齡已達2300歲,堪稱松樹年歲之冠。其中銀杉被列為一級重點保護植物,百山祖冷杉、金錢松等17種列為二級重點保護植物,黃枝油杉、樟子松等21種列為三級重點保護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