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因為是死在外地,不清楚是什么原因的,運回來的時候可能已經腐爛了,怕會給村子帶來或者病菌之類的,從而給村子里的人帶來災難。所以為了大家的安全,只能把運回來的冷棺停在村子外面,法事做完就盡快埋葬。這句話不僅很有道理,而且是非常符合當時人們生活情況的,也體現(xiàn)了在醫(yī)學科技不發(fā)達的時候人們的智慧。家屬身著白衣,把死者牌位帶到小廟里,告知死訊,并祈求葬禮順利。熱孝莫入門:熱孝,指的是家里剛有人去世

魂歸故里值得同情,客死異鄉(xiāng)令人恐懼:對于村莊里的居住者而言,躺在冷棺之中客死異鄉(xiāng)的人,當他魂歸故里固然值得同情。但是他客死異鄉(xiāng),本身就令人感到恐懼。一方面是不知道對方的死因,有沒有烈性?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古人比較,認為客死異鄉(xiāng)是一種不祥之兆。什么叫做“熱孝”?在農村,參加葬禮的婦女都是苦的驚天動地的,因為哭聲越大,就是代表對死者越尊敬。所謂的熱孝,其實指的就是家里剛有人去世不久,尚在服喪期間。對于古代農村人而言,他們并沒有手機、電話,當需要與鄰居或者朋友好友有急事進行交流溝通的時候,卻被要求“熱孝莫登門”,為什么又有這樣不近人情的做法呢?

土葬當然就有大棺材,大棺材就需要很多人抬,現(xiàn)實證明這不僅是力氣活,還有相當?shù)奈kU性:從古至今,生老病死,人們講究的都是入土為安,所以,葬禮作為一個人的終點,作為告別世間的后一個的形式,在中國人心中根深蒂固。土葬作為延續(xù)幾千年的方式,相較于火葬、南方的懸棺葬、藏族的等,土葬覆蓋地域廣、涉及民族、也是中國為普遍的一種方式。農村有句俗話,叫“祖墳墳頭冒青煙了”,土葬發(fā)家,旺下輩人,保佑子孫后代人丁興旺,平安吉祥,富裕榮華,光耀門楣等,所以人死了必須選擇一塊吉地陰宅下葬。